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率先在铁四院勘察设计的京沪高铁双向首发,开通运营6周年的京沪高铁再一次令世人瞩目。
据统计,截至6月29日,京沪高铁运营满6周年,累计安全运送旅客突破6.3亿人次,累计行程超过76955万公里。作为国家战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和重大创新工程、“八纵八横”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沪高铁运营6年来,已经成为“最吸粉”的交通工具。
今年5月,全国创新争先奖在北京颁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为主要负责人,中国勘察设计大师、铁四院京沪高铁设计负责人王玉泽等为核心成员的高速铁路技术攻关组被授予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牌。
站在领奖台上抚今追昔,王玉泽感慨万千。1980年,在西南交通大学课堂上,他第一次听说了日本新干线;1995年,作为铁道部组织的第一批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研修班成员,他第一次乘坐了日本新干线,感受到了高铁的速度和魅力。同时感受到的,还有技不如人、奋起直追的压力。
当时,京沪高铁的研究刚刚起步,身处勘察、设计前沿阵地的技术人员正处于最艰难的摸索时期,许多技术难题有待突破,尤其是速度的提高,带来了铁路技术标准质的飞跃,如果没有科学定标就仓促上马,会给铁路建设带来混乱和损失。
带着深深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王玉泽一头扎进京沪高速铁路的研究中去。数十年来,无论京沪高铁上马的呼声高涨,还是寥落,王玉泽和团队始终坚守阵地不挪窝。
项目从前期研究到建成历时21年。当人们还在为“中国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和“用什么技术修建高速铁路”唇枪舌剑时,铁四院工程设计人员没有因争论停下脚步。在长达十多年的论证过程中,他们埋头走自己的治学之路,先后4次对京沪高铁组织了大规模勘察设计,摸清了京沪高铁徐沪段沿线600余公里的“家底”,确定了最为关键的线位与站位;编制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等多本技术规范,为高端起跑的中国路“划好了跑道”;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速铁路软土路基试验段,掌握了应对软土沉降处理种种“疑难杂症”的“杀手锏”;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高速铁路高架车站研究;通过多项技术创新,实现了高速大跨深水桥梁建造技术的重大突破。
2008年京沪高铁全线开工后,铁四院京沪高铁全体配施人员坚守阵地,与高高的吊架、闪烁的焊光、巍峨的桥群和日渐成形的线路及车站相伴,同千千万万辛勤的铁路建设者一起,“不留缺憾,多赢赞叹”,为铁四院管段内的642公里战线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现场技术服务。
京沪高铁设计理念出众,在深厚软土路基处理、最长最大跨度桥上铺设无砟轨道关键技术、建设成综合性交通枢纽、创新牵引供电技术、高速弓网受流技术、CTCS-3级列控技术、GSM-R无线通信技术及行车安全保障技术具有独特创新性,获准专利400余项。2010年12月8日,在中国铁建承建的枣庄至蚌埠段京沪高铁建设先导段上,CRH380A动车组创造486.1km/h世界铁路运营试验的最高时速。
绿色环保、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也先人一步。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污水处理、制动电能回收等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环境敏感点设置声屏障292公里。
历近1000多个日日夜夜,京沪高铁跨川越野,迅走疾行,终于成为中国版图上的崭新地标,而那些在京沪高铁建设之路上描图织锦、辛苦走过的四院勘察设计人员,也用坚持不懈的追求,将创新的科技成果书写在山河天地间。
项目建成后,得到数百家国际知名媒体赞誉,2013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百年庆典中,荣获“百年优秀工程奖”,全球仅有18个项目获此殊荣。2016年1月8日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俯瞰今日中国铁路,银色长龙疾驰穿梭,仿佛一架高速织机,绘就出世界上最大的流动版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开通高铁1.36万公里,使高铁营业里程突破2.2万公里,稳居全球榜首。既能驰骋冰天雪地,又能穿越沙漠风区,日均400多万的旅客发送量,更使高铁成为诠释“获得感”的最佳代名词之一。
新的历史时期,四院人正以责无旁贷的高度自觉发扬光大京沪高铁精神。近五年来,合福客专、杭长高铁、广深港高铁、深圳福田站、狮子洋水下隧道、钱江隧道……一项项工程宛如一座座丰碑,镌刻在祖国的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