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网页版 |
|
来源:中国铁道建筑报 作者:梅梓祥 时间:2020-11-02
《激战无名川》书影
《激战无名川》电影光盘
郑直晚年照片
凤凰卫视制作系列抗美援朝纪录片,其中有“抗美援朝题材的文艺作品”一集,反映铁道兵抗美援朝保障军运的长篇小说及同名电影《激战无名川》被列入其中。我为此接受过采访。
小说作者,电影编剧之一的郑直老先生离休前担任《铁道兵》报社副社长,我同他有过数十年的交往。他是我十分敬重的老前辈、好作家。
我在农村上中学时,看过露天电影《激战无名川》,印象最深的是铁道兵破冰捞枕木、拆卸定时炸弹的情节。只是没有想到,我后来当了铁道兵,1982年调到《铁道兵》报社工作,二楼一间办公室,一位身材瘦小、性格温和的老人就是《激战无名川》的作者。自然,作为“文学青年”的我,怀着崇敬、爱戴的心情,不止一次与郑老交谈《激战无名川》。
郑老1922年出生于辽宁阜新,1948年铁道纵队成立,当小学校长的他参军,分在师部办报纸。1950年随第一批铁道兵部队入朝参战。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都没有想到过生还。我虽在师政治部工作,但经常到连队,到抢修现场,经历过大轰炸场面,看到无数次惨烈的流血牺牲。通过采访,掌握了丰富的素材。指战员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时常让我激动、感动,也不安,我萌发了写一本书歌颂铁道兵的愿望。”郑老说起创作长篇小说的缘起。
1953年,他所在的部队回国,在宝鸡休整期间,郑老开始构思作品。一次,王震司令员到宝鸡视察工作,得知他的创作,鼓励他说:“我们的部队值得写,你要写下去,要当一个任务去完成。”
初次写小说,困难重重,写了几稿,不如人意。白天工作,晚上写作,时常失眠,人瘦了十几斤。师领导十分关心,安排他到杭州疗养休息。疗养3个月,他写出了14万字的小说初稿,1964年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社对作品评价颇高,也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但遗憾的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小说出版被搁置。后来,又经多次修改,直到1972年5月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书。
《激战无名川》30万字。记录英雄的铁道兵部队和朝鲜人民在朝鲜战争中并肩战斗、英勇地进行反“绞杀战”的斗争故事,颂扬铁道部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刻画志愿军指战员和朝鲜人民的英雄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一经出版,反响强烈,第一次印刷50万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均以较大版面发表评论文章,高度评价作品是一曲“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很多省广播电台联播小说,郑老也收到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读者来信。全总话剧团、杭州话剧团等艺术团体先后将作品改编成话剧演出。长春、上海、八一电影制片厂争相改编电影,最后以拍摄战争题材见长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同名电影《激战无名川》,编剧由著名剧作家黄宗江和郑老先生共同担任。
这期间,吉林延边出版社出版朝鲜文《激战无名川》,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维吾尔文《激战无名川》。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先后出版同名连环画《激战无名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根据小说改编出版连环画《烈火红桥》。
由于电影传播的大众化,网络影视的快捷、便利,近几年,《激战无名川》电影的影响已超过了纸质的小说。
电影剧情是:1951年冬,敌人仰仗空中优势,轰炸志愿军后方运输线。铁道兵某师九连担负通往前线的咽喉——无名川大桥的抢修任务。连长郭铁率全连官兵,发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酷寒中维修被敌机炸毁的路基和铁路。师部命令1952年元旦通车,恰在离新年只有3天时,美军又出动大批飞机狂轰滥炸,大桥被炸成两截。郭铁立下军令状:保证新年零点前通车!他带领战士们战风雪、斗严寒,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打捞工字梁,扑灭燃烧弹燃起的烈焰,机智勇敢地排除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在高炮部队和朝鲜人民的支持配合下,他们最终提前修复大桥。
还需要介绍的是,两首电影插曲《铁道兵之歌》《一棵青松托云天》,在网上广为流传。“铁道兵意志坚,为革命挑重担;铁肩膀,英雄胆,打不断,炸不烂……”歌曲被许多铁道兵战友制作成视频转发,成为“网红”。
郑老离休后,安居北京市五棵松部队干休所,离中国铁建机关大院不远。我多次拜访他。他的古诗词造诣很深,是军队老年大学诗词班的老师,也偶尔赐稿我编辑的文艺副刊。
每每谈起《激战无名川》,郑老既欣慰,又有几分不满足。“我亲历那场战争,熟悉杨连第等一大批载入史册的铁道兵英雄,也有许多战友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国土上。我用一本书和一部电影真实地描绘了那段生活,敬献英雄的部队,我无愧于铁道兵战士的荣誉。但作品的艺术性,尚有不足。当时在江青所谓‘三突出’的大捧下,干扰太大,只能写所谓‘高、大、全’形象,不允许写平常人的丰富感情生活……在修改过程中,几次组织集体讨论,力求‘突出政治’,‘婆婆多’……因此,书中留下的时代烙印明显,有不尽人意之处。”
我读过《激战无名川》。郑老对作品的评价,既实事求是,又体现了一位老作家虚怀若谷的品德。
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水准,不失为一个时代的佳作。书中景物的描写,淡雅,寥寥数笔,诗情画意毕现。人物对话,朴素、自然,生活气息浓郁。文字洁净、优美,浸润文化底蕴。人物塑造,“郭铁连长”“田师长”等,颇具性格,也有特殊时期某种脸谱化的痕迹……但瑕不掩瑜,它无疑是铁道兵的文学杰作,也是当代军事文学的经典。
郑老晚年还创作了一部30余万字、写部队大院题材的长篇小说,让我“先睹为快”。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出版。他出版过数本古诗词,都馈赠于我。2014年,他以92岁高龄辞世。他曾书写一首赞颂梅花的诗《咏老梅》赠我,诗的最后两句是:“待到成泥化作土,寸心何必路人知。”
“寸心”出自古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母亲的恩情极大,像春天的阳光之于小草,是怎么也回报不完的。”郑老视铁道兵有母亲之恩,他的“寸心”便是《激战无名川》——那真是献给千万铁道兵将士的一份珍贵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