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生产经营

十一局峨米项目:与时间赛跑 “火力全开”鏖战成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婕   时间:2020-09-09 【字体:

“每次从隧道出来后全身都要湿透吗?”

“基本都是这样,在里面就算站着不动,不用一会工作服也全都打湿完了。”

“今天已经算好的了,碰上里面温度高的时候,那感觉跟‘蒸桑拿’差不多,出来后鞋里都能倒出水来。”

……

在十一局五公司成昆铁路复线峨眉至米易段德昌隧道二号斜井外,刚结束报检工作的技术主管黄国辉从隧道里走出来,他一边拧着被汗水浸湿的工作服,一边拨弄着湿哒哒的头发。他告诉笔者,二号斜井是牵制德昌隧道整体进程的“牛鼻子”,“独头掘进深度深,通风困难,高温、高地应力,作业人员流失严重……”无一不是制约该斜井施工的“绊脚石”。

如此高难度的施工任务,在该公司峨米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早已屡见不鲜。用项目经理乔红彦的话来说:“困难就像‘拦路虎’,来一个斩一个,我们必须要全力保障施工向前推进。”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投资额的89.84%,各项施工平稳有序推进。在工期紧张,地质条件复杂、作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做到一路过关斩将,如期完成每一项施工任务的呢?

“越是艰难越向前”

成昆铁路复线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连接东南亚国际贸易口岸的重要通道,铁路建设需要克服群山矗立、高差悬殊等恶劣的地理环境,特大桥梁、特长大隧道的施工难度不言而喻。由十一局五公司承建的成昆铁路复线峨米段是西南地区骨架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25.705千米,包含桥梁、隧道、路基、涵洞等施工内容。其中,德昌隧道是全线重难点、高风险、关键控制性工程,是一块极难啃的“硬骨头”,全长14280米,最大埋深约1千米,隧道内存在高压富水区、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施工难度大,风险等级高。

“在这样的地质打隧道,就像在‘豆腐里面’打隧道,实在是太难了,相关专家至少来了十几次……”乔红彦说,“德昌隧道施工难,难就难在全国仅攀西地区独一份的‘昔格达地质’上,这种地质密度比一般地质小,无水则较为坚硬,但遇水即化,如同下了锅的豆腐,自稳力顷刻消失,极易造成隧道坍塌事故,这给我们德昌隧道前期进出口两端几百米的施工带来了巨大阻力!”

为确保“昔格达地质”隧道施工的绝对安全,建设者只能“想方设法”地增加其地质刚度,“千方百计”地强化成型隧道的刚性支承,并“绞尽脑汁”地排除地表水,同步再在施工中采取短进尺,快成环、快支撑、快封闭的“保守工法”施工。最终,德昌隧道安全地通过了“昔格达地质”段。

“我代表一号斜井全体参建工人向企业保证: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一步一个脚印,抓好每天的进度循环,确保完成施工任务,不负所托。”8月4日,峨米项目在德昌隧道一号斜井洞口举行劳动竞赛活动启动仪式,一号斜井施工队负责人王珊珊郑重承诺。

“昔格达地质”段的成功突破,耗费了峨米项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德昌隧道施工进程缓慢,有效工期大大缩短,为抢回前期耽搁的时间,该项目多次开展劳动竞赛,定目标,保贯通,守承诺,重奖惩,鼓舞激励建设者,并取得了不错地成效。目前该隧道已完成86.9%,一号斜井、二号斜井各剩余里程1000米。“1号斜井施工中,我们遭遇过突水涌水、岩变、岩爆、高温等恶劣的环境,剩下的1千米,我们可能还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决心,在未来的1千米大战中,更快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王珊珊如是说。

“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

“班长,加深炮孔作业深度离标准差一点,应该没问题吧……”“差一点?一点也不能差!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通知施组人员,马上重新施作加深炮孔。”

“老吴,安全步距马上超标,我们要加快进度,不能影响掌子面施工。”“差一点应该不打紧。”“不打紧?差一点也不行,打起精神来,千万不能因为安全步距导致掌子面停工。”

“老蔡,底板虚渣清理干净没有?”“我反复检查很多遍了,确保清理干净了。”“虚渣有一点都是不行的,不能给列车运营留下安全隐患。”

……

走进德昌隧道施工现场,总是能看到几个不讲“情面”的人。“这些都是工班长,你别看他们‘较真’又不懂‘变通’,实则精着呢,他们知道只要施工中出现一点质量问题,那是既坏名声又受处罚,得不偿失!在峨米项目,每个人心中都要揣着一本‘质量经’。”同行的技术员王景城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连忙解答道。

“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在峨米项目施工现场,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眼前的几幕也许在技术员的眼中早已见怪不怪。一号斜井开挖班工班长张开武说道:“我们建设的每一项工程都是为这个队伍打的‘招牌’,我们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有效推进施工进度,加强品质工程建设,该项目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统筹指挥,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分配物资保障供给,全面落实“以安全保质量,以质量保进度”的工作理念。在关键线路实行日碰头日分析、周例会总结制度,第一时间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加强过程管控、隐患排查工作,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惩处,唯快唯实提升工程质量。

“青年是项目建设的主力军”

“目前项目部青年员工占89%,是项目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还择优挑选了32名青年员工成立青年突击队,他们大都被分配到一号斜井、二号斜井等施工难度高的关键线路,用他们过硬的技术和实干的精神为德昌隧道的建设贡献力量。”项目党工委书记扈会杰介绍道。

“梁锲,突发泥石流把斜井洞口压垮了,现场一片狼藉!”

“好,我马上到,你们立即原地集结待命。”

9月14日,受强降雨影响,一号斜井施工驻地发生泥石流,现场受灾严重,收到消息后,梁锲急忙放下手中的包子扛着锄头就往外跑,到达受灾现场后,他第一时间组织施工班组去刨被埋物资,有序组织其他班组清理现场。抢险的这4天,梁锲几乎每天休息都不超过4小时,入夜后,大家都回去休息了,他还要指挥机械清理现场,值班巡视,确保再次出现险情能及时通知现场人员,最终在大家的配合下,一号斜井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施工生产。

在师傅李小鹏的讲述中,笔者仿佛被带入到那个忙碌的抢险现场。“梁锲他就是这样,踏实肯干,要干就要干好。”李小鹏继续说道。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梁锲和他的师傅李小鹏被授予2017-2018年度中铁十一局“优秀师徒”荣誉称号。

镜头转向德昌隧道内,这有一位“拼命三郎”,他已经在隧道内蹲守了近7个小时,汗水早已记不清多少次“光顾”他的眼睛,但他却能保持一眨不眨。“这个是项目部的测量主管刘晓峰,从事测量工作有10年了,现在这不眨眼睛的‘绝活’都练出来了。”项目工程部部长刘建利在一旁说道。刘晓峰自峨米项目进场后,就一直负责项目的测量工作。据他介绍,德昌隧道为目前公司单向掘进最长的铁路隧道,这对隧道控制网的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导线测量对隧道内空气质量要求较高,为了保证贯通精度,测量队在不影响隧道进度的情况下,需要在隧道内蹲守超过6个小时,来找出空气质量较好的2个小时进行导线测量。

黄国辉是一名出色的青年突击队员,他在二号斜井这项高难度的“卡脖子”工程线路上已经奋斗了两年,他说:“二号斜井凝聚着全体建设者的血汗和智慧,每个人都在期待着它贯通的那一天,到那时我想我会热泪盈眶。”二工区副经理龚建勇这样评价他:“人小志气高,别看他小小的个头,工作起来相当有冲劲和韧劲,工作交给他,我放心!”据黄国辉介绍,目前项目部已逐步探索出一条解决二号斜井施工难题的“新路子”。针对斜井施工最棘手的“高温”问题,他们通过购买制冰机将冰块运送到各个掌子面,利用冷风机改善二衬局部的作业环境,设置空调房并配置制氧机以供应急需要等具体措施解决该难题。后续他们还将计划设置风房来缓解隧道通风难题等等,建设者不断在摸索中前进,多措并举确保二号斜井能如期贯通。

成昆铁路复线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全长约850公里,目前仅剩四川境内的峨米段未通车。按计划,峨米段将于2023年建成开通。届时,成都至昆明普速列车全程耗时将从18个小时压缩至7个小时左右,同时,将大幅提升西南地区铁路客货运输能力。

德昌隧道二号斜井(何钐 摄)

德昌隧道二衬防水板施工(何钐 摄)

超前地质钻机施工(何钐 摄)

新永郎隧道进口(何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