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铁十四局集团房桥公司东六环项目部改造工程第五标段管片生产车间,立刻会被眼前一面巨大的电子屏所吸引,项目鸟瞰图、工程基本信息、现场施工进度、安全管理情况等内容在大屏幕上一览无余。项目负责人高少彬介绍,“这套‘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通过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黑科技’,让管理与现场‘零距离’,大大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
新进场人员不熟悉流程怎么办?智能系统为您贴身打造专属二维码,集中开展岗前培训,量身定制个人档案,为后续安全施工打牢基础。在人员进场前,建立人员身份识别、进场手续办理引导、线上培训、安全考试等一系列管控手段。只有按部就班完成全部操作流程,并顺利通过相关考核才能生成个人专属二维码。
但一次考试并不代表能永远“满分”,因为考核隐藏在实际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首先,智能系统会给各岗位人员定期布置“家庭作业”,针对岗位设置对应的安全隐患检查清单,在规定节点内检查整改,并上传照片证实隐患确已全部排除,才算完成“作业”。此外,系统指定一名“老师”——安全管理员随时抽查“学习成果”,发现违规情况直接扫描员工个人二维码下达整改通知单,确保所有问题及时有效整改完成才能复核闭环。
“60分以下是红色,60-90分是黄色,90分以上是绿色。二维码只有在绿色状态才能正常出入车间。”该项目安质部部长刘旭介绍,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发现任何违规行为系统将根据违规情节大小进行扣分或罚款。低于90分就必须“回炉重造”,重新培训,再次考试,直到扎实掌握各项安全生产操作知识后才允许上岗。
人要管好,机器也要管好,智能系统针对特殊器材同样制定了专属二维码,只需动动手指轻轻一扫,器材名称、规格型号、安装位置、检查记录等信息一应俱全。“我们会定期对设备扫码检查,上传的检查照片能自动生成防伪水印,完全杜绝了作假情况!”项目部质检员井泽洋在手机上演示了整个流程。
该项目为工地加装的“智慧大脑”,化被动为主动,对施工现场人员、机械、材料、环境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做到事前及时预警,事中常态检测,事后规范管理,为一线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强劲助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