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色产业 建设未来之城

——中铁十一局投身雄安新区建设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正华 王国毅   时间:2022-03-30 【字体:

春日,乘京雄城际铁路前往雄安新区,两侧生态廊道的秀林正萌芽吐绿、含苞待放,涌动着春潮。在生机盎然的春天里,雄安新区即将迎来5周岁的生日。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一座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之城,是被赋予“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重大使命的未来之城。中铁十一局积极投身雄安新区建设,自2019年9月进入雄安市场以来,他们践行绿色理念、推进品牌转型,承建涉及生态绿化、环境整治、景观提升、水环境治理和地下管廊等市政工程20余项,为建设大美雄安贡献了铁建力量。

生态先行,擦亮环保底色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基本遵循,也是中铁十一局融入新区建设的落脚点。

先植绿,后建城。中铁十一局从植树做起,种下深耕雄安的希望。几年来,中铁十一局先后承建雄安新区3个植树造林项目,在京雄高铁、容易线生态廊道栽种各类树木100余万棵,造林1.1万亩。百万棵树苗与雄安新区共同成长,为乘高铁来到雄安的旅客奉献了无限生机。

雄安新区的造林工程,不同于一般城市的绿化工程。它要构建的是平原地区大面积异龄、复层、混交样式的近自然森林,能在适度人为干预下,实现森林自我调节、自我更新、自我演替,最终形成异龄、复层、混交的稳定生态系统。雄安新区造林工程也并非简单的挖坑栽树,而是每个环节都有标准、有创新,涉及很多园林知识,且适宜栽种期短。针对这些特点,项目认真组织员工学习《雄安新区造林工作手册》,积极向有关专家请教园林知识,实现从大国工匠到新区花匠的身份转变。建设过程中,项目严格把关苗木选择、运苗卸苗、挖坑种苗、浇水养护等全过程,苗木平均成活率达到97%以上。

不仅要天蓝地绿,还要水城共融。有着“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是雄安的生态屏障,加强修复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成为新区设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2020年,中铁十一局承建了白洋淀内邵庄子村的整治提升工程,对湖岸水环境、主街道路进行清理整治,新建了湿地公园、生态厕所、人文生态博物馆等设施,将该村打造成一颗极具白洋淀文化特色的淀中明珠,为淀区其他村建设特色乡村、发展文化旅游提供借鉴。

如今,走进邵庄子村,曾经老旧的码头焕然一新,杂乱的苇塘变成了回环曲折的湿地公园,白墙灰瓦的民宅错落有致,人文生态博物馆、生态厕所、远程诊疗室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曾经的小小渔村,蜕变为塞北江南、梦里水乡。“改造提升之后,用游客的话说,这里美得都有点儿不像话。”村民王振民自豪地说,村里环境越来越好,等疫情过去,这里的游客一定会越来越多。

整治提升后的白洋淀邵庄子村

舒适宜居,营造和谐家园

生态雄安,宜业更要宜居。

容东片区是雄安新区首个大规模建设的区域,承担着安置征迁群众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任。中铁十一局雄安容东安置房景观市政项目,是该集团在雄安首个安置房园林景观及配套设施工程,为10余个街区的回迁居民营造和谐家园,是建设者的重任。

因为工程的特殊性,有限的空间内,项目与不同专业的十几家单位交叉作业,面临着巨大的协调组织压力。为高质量按期交付,中铁十一局及所属一公司主要领导深入一线研究部署攻坚事宜;发挥项目集群管理优势,抽调雄安及河北周边项目骨干支援;项目管理人员挂点施工,坚守一线指挥施工。历时6个月的奋战,项目提前完成了回迁区内的施工任务,为容东片区首批安置房居民回迁创造了条件。

2021年11月10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安置房迎来首批回迁居民。跟随喜迁新居的人们进入回迁区,只见小区外水系悠长,街面整洁,绿树夹道;小区内规划井然,绿地如茵,乔、灌、藤等多层次的绿化体系生机盎然,慢行步道、室外座椅、儿童游乐设施等景观小品一应俱全……中铁十一局建设者以铁一般的担当,兑现了承诺。

“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可进森林”,雄安新区将诗意栖居写进规划。车抵雄安,一出站,两侧就是中铁十一局承建的高铁公园。12.8公顷的面积内,生态廊道蜿蜒曲折,景观小品点缀其间,整个公园集生态涵养、防护隔离、自然保护、休闲游憩等复合功能于一体,对联通铁路两侧城市空间,保持绿化空间和城市空间整体性和延续性具有重要意义。3年来,中铁十一局瞄准前景广阔的公园景观类工程,以干促揽,已连续中标实施了雄安玉带公园、高铁公园和容东城市公园二区工程,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

雄安高铁公园

着眼未来,构建城市血脉

未来之城,自当有放眼长远的眼光。

以往城市建设,一遇暴雨,普遍遭遇城市内涝的困境。雄安新区建设着眼未来,遵循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和市政道路建设大面积铺开。中铁十一局积极涉足新领域,在雄安承建容东市政DEG配套工程、容西市政工程一期4标以及启动区市政管廊等项目。

地上,他们建造城市道路30余条,全长50多公里,涉及桥梁、路面、蓄水池、泵站等专业10余项。在容东市政项目,他们与40余家施工单位交叉作业,工期之紧、线路之长、交叉施工之多、涉及专业之广、工序衔接要求之高,在该集团市政工程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建设者发扬“跑步进场拼刺刀,勇争第一品质高”的精神,2天内进场各类大型设备50余台(套),短短17天的时间完成项目驻地和工人营地建设,1个多月内完成了5处工地出入口标准化建设及预制厂场地建设,一次又一次刷新“雄安速度”。他们还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应用BIM技术建立施工阶段可视化模型,强化沟通协调、技术交底和碰撞检查,避免返工现象的出现;开展排水管道连接装置、管道冲洗试压装置等多个课题研发,获国家授权专利5项。最终,项目在信用评价中取得了全线第一名的好成绩。

施工中的市政管廊

地下,中铁十一局建设的7.6公里综合管廊、近130公里的其他管道纵横交错,它们将成为运送物流能源的“大动脉”和承载给排水功能的“毛细血管”,托举起未来之城的万家灯火。启动区市政管廊项目位于未来的核心商务区,3月底上场,6月30日要完成管廊主体施工,9月30日要完成路基填筑施工,工期压力和现场组织难度巨大。与众多企业同台竞技,项目建设者表现出永争第一的胆气,发扬“登高精神”,细化节点、挂图施工,推行“安全管理八项规定”和“质量管理四项规定”,在9个月时间内优质完成各节点目标任务,5次获得业主表彰,是全线唯一一家无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

五年,对于一座定位于千年的城市来说,不过只是一瞬。但仅仅是五年,就使这里产生了沧桑巨变,具备了崭新气象。又是一年春好处,在复兴路上的浩荡春风里,中铁十一局将心怀国之大者,弘扬“登高精神”,在雄安这座未来之城继续书写“铁军传奇”,成就千年大计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