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的北国春城,春寒料峭,一场不见刀枪的战争硝烟四起。
疫情、时间、严寒、物资供应……时刻考验着中国铁建援建长春市兴隆综合保税区隔离方舱的建设者们。艰难方显勇毅,一次次暖心逆行、一个个伟大的平凡英雄正在这里创造奇迹……
“单位需要我,一个电话我必须到位。”这是参加工作40多年的老铁道兵雷显波到达施工现场的第一句话。
3月13日下午,接到吉林省政府抢建长春市兴隆综合保税区隔离方舱任务后,中国铁建大桥局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靠前指挥,牵头资源调配、设计对接、施工组织、政府沟通、后勤保障等工作,连夜携带材料设备进场,争分夺秒建设隔离方舱。而雷显波就是最先到达方舱建设现场的“排头兵”之一。
在午夜的兴隆山隔离方舱施工现场,雷显波身着反光马甲,肩挎工具包,手提手电筒,带领5名技术人员接电线、查电流,劲头跟身边的年轻人比毫不逊色。
“疫情就是命令,央企更要担当,这是一场与时间的竞赛。”为了按时完成通电目标任务,年过花甲的雷显波奋战三天两夜,在推闸亮灯的一刹那,所有人都在欢呼,他却默默走开,转身去领取了新的建设任务。
此时,中国铁建大桥局六公司团委书记潘丽美也在欢呼的人群中。作为现场唯一的女性,潘丽美承担着防疫组维持现场秩序和统计人员数据上报的任务,基本都是半夜才能完成工作。受现场条件和身着防护服限制,口渴至极了她才喝一点点水润喉。
“她有时候累到单膝跪地梳理统计数据,那场景真让人心疼。”现场的水暖工程师初成玉提起潘丽美总是满脸钦佩,“当时公司只通知让男员工上岗,她坐不住,3次打电话请战,她爱人也非常支持她。”
初成玉也是当初主动请缨的一员。作为水暖工程师的他,抵达现场之后就连夜测绘勘查出方案,与设计院一起研究图纸、计算材料用量。连续奋战让他很疲惫,只能躺在临时板房休息一会儿。被同事再次叫醒时,他拿起揣在兜里带着冰碴的矿泉水,小口小口地润了下嗓子,说了一句“水电料还得再核一遍”,转身又继续忙碌起来。
3月16日,长春的雪停了,气温骤降。在施工现场,记者巧遇正在“蹲点”的六公司总工程师刘宏宇。他身着军绿色大衣,黝黑的皮肤,满头白发,胡子根本没有时间打理。
“长春市兴隆综合保税区隔离方舱建设项目是吉林省‘清仓’行动的‘利刃’,肩负着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的重托,唯有尽快建成,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感染、最大限度降低重症、最大限度控制疫情。”深知时间紧迫的刘宏宇连续12天都在现场盯守,合理布置施工工序,迅速开展土地平整施工,形成流水作业,与时间竞赛,为生命抢跑。
“很多送料人员都错把他当成现场保安,每次来都指着他说‘找那个老头就能协调卸货’。”与刘宏宇一起奋战的穆星光是现场技术员之一。他们连续10天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累了就在车里休息一下,本就寡言少语的他们这个时候唯一想做的事就是躺着,哪怕只是一小会儿。
“车里躺一会儿就满血复活了。”这是穆星光和很多技术员常说的一句话。240小时,700余名建设者,在这个春天一头扎进北国的风雪中,为严寒中的长春注入了春天的温暖,用行动展现和诠释着中国铁建员工的抗“疫”精神和家国情怀。
隔离方舱建设现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