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建力量”成就中原崛起之梦

——中国铁建全面融入河南省经济发展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晓雨 王焕  时间:2022-04-18 【字体: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水旱蝗汤”、赤地千里到“中国粮仓”、中西部排名第一的工业大省……今日之河南,“王牌”越打越响亮,结构越调越优,空间越拓越广,环境越来越美,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要想富,先修路”。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铁建以交通基建为先驱,深度参与河南经济发展建设,构建四通八达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覆盖全省县城的高速公路网以及融入“一带一路”的物流通道,同时融入黄河中下游生态治理千秋大计,做新时代的愚公,为河南搬走交通不畅的“大山”,实现中原崛起发展梦。

构筑精品,助力河南创建交通示范省

“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南自古便是中原战略交通要地、重要农业经济带。而在改革开放初期,不畅的交通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巨大阻力,像一座大山压在河南人的心头。

1978年下半年,铁道兵派遣第五师开始筹建河南洛阳基地,加速推进河南地区基础建设。1983年12月,经合编重组和“兵改工”的原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率先入驻洛阳。而后的近40年间,中国铁建10余家单位融入河南,从建设京广、焦枝复线铁路工程,到设计建设“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再到全面融入当地公路铁路、市政交通、水利水电、生态环保等投资建设,中国铁建与河南同生共息、并肩发展。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新时代的愚公最终不是靠感天动地,而是凭借技术和毅力“移山开路”。由中铁十七局建设的晋(城)焦(作)高速公路牛郎河隧道位于太行山西南山区,建设者在4年的时间里,开创了在奥陶系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等复杂地质结构中的施工方法,穿越F1、F2两大断层和极易坍塌的夹泥平层地段,最终铸就了这座华北地区投入运营的最长隧道,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望着被誉为太行山上“鬼斧神刀”的92米高边坡路堑,驶过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丹河特大石拱桥……在打通号称“路在山里、车在云里”的晋焦高速公路的历程中,中国铁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让河南人与铁建人共同骄傲的施工奇迹。

自20世纪50年代起,铁四院对河南省铁路进行了大量规划研究及勘察设计,于2013年最终形成以京广、徐兰、郑渝、郑济、郑合和郑太高铁组成的“米”字形布局。在随后的几年间,中国铁建组织多家工程局单位投入该规划建设,用“铁建质量”和“铁建速度”奋笔疾书。

在建设过程中,中铁十七局精心组织施工,高质量打造了河南省历史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投资最大、工程最复杂的郑州东站,一举斩获詹天佑奖、鲁班奖等国家级荣誉,成为郑州“城市之门”;中铁十二局在太焦高铁铺轨过程中,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铁路工程线运输调度系统”和“智慧工地设备管理系统”,用智慧战胜疫情,按时完成全线铺轨;在郑万高铁施工中,中铁十一局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运架一体机——天车,只需3个小时即可完成一榀900吨箱梁的架设,创造了世界最快架梁纪录;中铁二十四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实现全过程绿色施工管控,打造最美旅游线路——商合杭高铁。

郑州东站

 “后米字时代”的到来,为加速中原崛起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铁建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不断加大以河南轨道交通、快速路网为主的基建投入,参与郑许市域铁路、郑州城郊铁路、三洋铁路等重点地方交通网络建设,贡献着为河南综合运输服务提档升级的“铁建方案”。

以河南高速公路“双千工程”为指引,中国铁建于2019年签订了在豫投资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兰原高速,这条线路是黄河北岸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通道,对提升郑新一体化战略布局起到积极作用。此外,以“品质铁建”为指导的河南一号工程渑淅高速,开工后就备受关注,其形成的标准化管理和建设模式得到业主认可,并向中交、中建等参建单位广泛推广。

郑州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

“中方支持建设郑州至卢森堡的空中丝绸之路。”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指出,将把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合作模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铁建也由此迅速投身河南“四港联动”体系建设。铁四院、中铁二十五局承建了郑州迎宾大道市政工程。2019年10月,世界跨高铁整幅最宽转体桥——迎宾大道上跨郑万高铁转体桥完成转体;2020年7月,国内少见的大吨位超宽T形刚构转体桥——上跨机南城际铁路转体桥完成转体。至此,郑州航空港区中轴线所有咽喉节点顺利打通。建成后、“空中丝绸之路”的支撑运载能力将发挥到最大。

四水同治,使中原大地水清河碧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本应沃野千里、农田万顷。改革开放前,当地却因为多条河水泛滥和河道“四乱”,导致粮食产量低迷,让河南成为长期缺粮大省。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中国铁建以河南省“四水同治”战略为己任,将绿色发展理念灌注在施工建设中。

铁建发展在实施的中国铁建首个黄河流域治理项目——河南省范县范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提升工程PPP项目中,确立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总体建设思路。未来15年,他们将持续为范水保护提供服务,构建流域治理的长效机制,并围绕黄河大保护、大运河治理等流域治理的重大项目持续发力,实现黄河水岁岁安澜、造福于民。

我国首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项目——河南省开封市“一渠六河”连通综合治理工程

2018年12月,由中铁二十一局承建的中牟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二期工程,以117栋住宅楼和14个配套建筑同步开工建设进度快、质量优、安全受控,被河南省政府作为先进典型进行推广。

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为了根治淮河水患,位于驻马店市的宿鸭湖水库大坝仅用了6个月就拔地而起,这座亚洲最大人工平原水库虽然对淮河治理起到了关键作用,60年来却产生了严重的淤积问题,该水库的改造也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大型水库清淤扩容试点工程项目。

中铁二十局在承担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工程中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声呐系统进行水下测量、GPS定位控制船体行进,将清淤误差由行业标准正负30厘米降至正负5厘米,还通过改造船只的抛锚装置提高清淤效率,仅用9个月就提前进入“水面作业”阶段,将该工程打造成为全国水库治理的典范。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清淤800万立方米、扩容3000万立方米,于2019年获得水利部全国质量核查A级评价。 

“昔日脏乱差,今日美如画!”2020年6月,由中铁二十局参建的我国黑臭水体治理重点示范城市项目——开封市“一渠六河”连通综合治理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施工中,建设者面对工期紧、征拆量大、地下地上管线密布及多次迁改、通信光缆走向不规则等巨大困难,动态优化施工方案,广泛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投入施工,助力该工程成为2018年起我国组织实施第一批此类项目以来首个投入使用并对市民开放的工程。老城区50万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开封市文化旅游空间将年增800万人次、新增农业灌溉面积40万亩、100多万亩地下水源得以补充……中国铁建一以贯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推动河南环保发展“双促进”、打造绿色中原城市群保驾护航。

融入地区,联手构筑新发展新格局

在落实国家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进程中,中国铁建不断深化与河南各地在城市综合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发挥设计优势、技术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打造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生态发展的施工典范。

2014年,初入“地铁时代”的郑州开始着手建设国家级区域性中心城市,以此带动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铁十五局主动融入智慧郑州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中,实现地铁、水利、城镇等重大基建领域多点开花。仅地铁方面,该集团就先后承揽了郑州地铁4号、5号、12号3条重要线路的施工建设,优化复合地层盾构技术、水下隧道与大直径盾构技术以及TBM施工技术,攻克当地地质条件复杂的工况,鼎力打造郑州“地下长城”。

郑州地铁黄河南路站

2019年6月,由中铁二十一局承建的郑州市东四环快速化道路主线高架贯通。施工中,该桥梁3096榀节段拼装长度、单日110架梁榀数、最高标号混凝土一次性3842立方米浇筑体量均创全国桥梁建设第一,在中原大地再次印证了“铁建品质”。

品质为轮,创新为驱,中国铁建携手河南驶入科技创新“快车道”。2020年10月28日,由中铁建电气化局一公司参与研发并承建的我国第一条采用电气化牵引的悬挂式空轨项目示范段在河南开封自贸区成功运营。因其在建造和运营方面拥有安全、经济、快捷、舒适、无噪声、无污染等优势,经国际空轨行业权威德国H-Bahn公司评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当地闪亮的“钢铁名片”。

2019年12月,由铁建投资牵头、多个集团联合投资承建的河南省许昌市忠武路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签署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约143亿元,合作期10年,成为政企合作项目的样本。 

随后,新一轮紧密合作在河南诸市县开花结果。2020年5月,中铁十五局连续与洛阳伊滨新区、郑州新郑达成战略合作,利用资本运营与属地资源优势,全面融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项目、公共医疗卫生基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生态环保治理、城市公共设施等领域,一大批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项目呱呱落地;7月,由铁建投资、中铁十二局、中铁十五局等多家单位组建的联合体中标驻马店一体化示范区新型城镇化项目,总投资额215亿元,这是中国铁建在河南市场继信阳、许昌之后运作的又一百亿级城市综合开发项目。

河南中牟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项目

今年以来,以河南加快郑州、洛阳“双引擎”建设为起始,中国铁建继续把经营要素向“19+2”城市群和34个都市圈聚集,又与郑州、商丘、洛阳、周口等地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立足属地、立足城市,融入当地发展。

政企合作促发展,风雨同舟共成长。40余年来,中国铁建以愚公移山般的不屈精神,移走阻碍河南城乡振兴、中原崛起的“大山”,与河南省共同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政企合作双赢道路。未来,中国铁建将继续广泛深入参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河南省一起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成果和经验,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幸福河南当好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