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义:万里高铁路 半生轨道情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22-06-28 【字体:

李秋义,中共党员,2003年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铁四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铁四院卓越青年技术专家,集团公司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全路轨道专业知名青年专家,“第十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中国铁建永远的铁道兵杯十大楷模称号获得者……

诸如此类的光环,不一而足。下面,我们将走进他的工作和生活,带领大家去感受一个最真实的李秋义:

高速客专,无砟轨道——他,披荆斩棘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是世界上第一条修建在大面积湿陷黄土上的客运专线,是我国首批建设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全长505公里,在我国首次全线采用CRTS 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2004年,他深知中国高速铁路起步较晚,想要快速发展高铁工程需要挑战太多的技术空白,无砟轨道技术更是这空白技术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它的发展直接牵动着中国高速铁路技术进步的脉搏。但面对困难,他仍主动请缨,勇挑重担,担任起郑西客运专线轨道专业负责人。因为他有一个梦想:让国人早日享受高速铁路的方便与快捷。

知难,行更难。那时国内高速铁路建设尚未起步,轨道系统研究更是相对匮乏,路内各大设计院的轨道设计均是一片空白。就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李秋义一方面抓紧学习,苦练“内功”,一方面大胆“走出去”,紧跟轨道领域世界先进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无缝线路、桥上无缝道岔设计等方面潜心研究。

郑西客运专线采用法国科吉富道岔,由于该道岔以前从未在无砟轨道中应用,从事设计咨询的德国DEC咨询公司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设计。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他带领研发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仅用两周时间就提出科学可行的道岔区无砟轨道设计方案,为中国工程师赢得了地位和尊重。

一个个不眠之夜过去了,他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攻克了无砟轨道计算理论、设计方法、接口设计、施工工艺等等一系列难题,指导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组织优化,成功创造了单工作面/日铺设无砟轨道500米的世界纪录,郑西客专更是在联调联试期间创造了390公里/小时的试验速度。

2010年2月6日,郑西客专全线通车运营,有力促进了豫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给中国铁路跨越式大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秋义的梦圆了。

转型发展,做强轨道——他,跃马扬鞭

2012年2月,李秋义被聘为线站处副总工程师,主管城市轨道交通及市域铁路轨道,协管国铁及城际铁路轨道。任职后,李秋义对城市轨道交通轨道设计接口和设计流程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组织编制地铁各设计阶段设计文件样本及轨道设计通用参考图,积极推进地铁轨道标准化设计。对于主管项目,他不仅严把设计文件质量关,而且主动深入项目第一线,做到靠前指导,先后到武汉地铁2号线、郑州地铁1号线、昆明地铁首期工程、长沙地铁2号线工地,及时解决项目施工中出现的轨道技术难题,受到业主和施工单位好评。

隧道内转辙机机坑积水是让人头痛的问题,虽然轨道专业设计图纸明确注明转辙机机坑不与排水沟连通,但是现场施工时常常很难做到。因此由于转辙机机坑处标高较低,致使成为集水坑,严重影响转辙机安装、正常工作和运营维护。同时,转辙机机坑积水的另一原因是由于隧道结构渗水,虽然采用了防水材料封堵等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郑州地铁1号线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李秋义在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后,大胆否定了之前的常规设计思路:“堵”是不科学的,必须采用“排”。他仔细研究隧道横断面及排水路径后,提出采用坑沟连通——连通转辙机机坑与排水沟,高低结合——尽量降低排水沟底标高、抬升转辙机机坑标高;定点设井——每两组转辙机间设置集水井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转辙机基坑处的水可以顺利排出,终于解决了这个困扰轨道、信号、隧道等多专业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兴公共交通系统,凭借无污染、噪声小、造价低、节能环保、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等特点,在全国多个城市普遍开花:沈阳浑南区的4条有轨电车线路将于今年建成通车;苏州有轨电车1号线轨道铺轨也如火如荼。但是,国内至今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系统的标准体系。考虑到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抢占国内市场,抢占技术制高点,在承接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公交系统总体总包设计后,李秋义果断决定带领轨道所员工前往大连、沈阳及苏州等地实地考察。在实地参考的同时,他也着重进行科研研究,并于2011年、2012年分别立项科研课题《低地板列车线路轨道工程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新型有轨电车系统研究-D:现代有轨电车轨道技术标准研究》,更撰写了《我国有轨电车轨道系统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等论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春风化雨

伴随着我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的步伐,铁四院于2002年1月18日改制成立线站处,并下设技研室轨道组(当时只有3人),轨道组由此开始成长;2004年6月25日,线站处技研室其他专业组撤回各室只留下轨道组(此时已发展至9人),轨道组逐渐发展形成独立专业,并于2005年3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线站处轨道工程设计研究所。短短几年间,轨道专业逐渐发展成为目前有正式员工37人,其中教授级高工7人、高级工程师8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7人的研究、设计团队。

因而在轨道所,年轻人所占比例很大,刚毕业的研究生较多,这些年轻人工作热情高、干劲足,但是缺乏工作经验,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不足。李秋义针对这些特点,邀请院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设计经验和心得体会传授给他们,使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如今,一大批年轻人已成为专业技术骨干,轨道专业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

自2010年开始,线站处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各室所老总或所长与每年新入职员工一一结对,形成师徒,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分享方式方法、传授知识技能、交流经验教训。2012年入职的全顺喜博士有幸在“师徒结对”活动中成为李秋义的徒弟。李秋义针对他博士研究生的学历以及主攻道岔研究的特点,为他量身定制了详细的个人培养计划:承担生产项目的同时继续加强道岔理论学习,并牵头负责轨道交通道岔设计研发工作,并坚持每周约见全顺喜,询问他学习进展情况、科研阶段性成果等,交流、处理其间的瓶颈问题。那时,已经身为处副总的李秋义,平常大小会议、长短差不断,但是只要他稍有空闲时间,就会来到办公室了解全顺喜及其他青年员工的工作、学习情况,并主动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因而,在轨道所青年员工眼中,他仍如同大学校园里的师长般和蔼可亲、诲人不倦。

后记

他是奋战在高速客专无砟轨道上披荆斩棘的“李超人”,也是在四院转型大计上身体力行的“李先锋”,更是轨道所员工们心中春风化雨的“李老师”!

亦师亦友,且感且佩---这便是李秋义给朝夕相处的我们所带来的最真实的感受。

得师友如此者,幸何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