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与伟大的事业同频共振,梦想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5年,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铁十七局一公司一群海外“追梦人”怀着满腔热血,不畏艰险、跨越山海,在距离中国几千公里的土地上——巴基斯坦达苏镇,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奋斗华章。
巴基斯坦达苏水电站公路项目全长21.778公里,建成后将成为巴北部地区的交通咽喉,更是连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唯一陆上通道。
项目团队现有管理人员26人,35岁以下青年员工18人,平均年龄32岁。他们在异国他乡辛勤耕耘,单调枯燥却热烈依旧、无怨无悔。期间,这支团队先后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的商业谈判等各类难题,“七隧三桥”设计变更最终得到全面批复,赢得了业主和社会各界的称赞与认可。
一抓到底,诠释“硬核担当”
张辉祥(右)在指导工作(刘亚 摄)
有人说他是“火眼金睛”,发现安全隐患“稳准狠”,问题永远逃不过他的眼睛,也有人说他是暴脾气,对施工安全“锱铢必较”,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宁做恶人也不允许一点安全事故的发生。他叫张辉祥,来自山西运城,凭借着实干与创新,从初出茅庐的安全员到一名成熟的安全总监,成为项目挑大梁的90后青年主力。
在安全管理中,张辉祥工作认真负责,管起安全来很是执着,爱“较真”,因此是大家眼里出了名的不讲情面。而每当有人这样说他时,他总会一本正经地说:“对违章讲人情,事故对你就不留情。讲人情就是不负责任,更是对员工生命的不尊重。”
项目线路布设在大型松散堆积体的边缘,水库蓄水后可能会发生大规模塌方,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他结合国内质量管理经验,因地制宜编撰了安全管理实施计划,包括安全管理方针政策、21项安全管理程序、35项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同时,他要求作业队伍配足专职安全员,配备醒目的服装装备,为安全保驾护航。
每到夜晚,看到他的办公室门口明亮的灯光,大家都感到心安,因为他们知道,张辉祥时刻为项目的安全保驾护航。
八年来,张辉祥用一双手保护“一家人”的安全,坚持将严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完善安全管理,带领团队守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获得了业主的一致好评。
敢于创新,守护工程质量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顺利完成了,我们成功啦。”在大家的欢呼中,一张全程严肃注视结果的脸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叫刘新成,来自山西繁峙,项目中心试验室主任。
刘新成(中)在进行混凝土试验(唐勇 摄)
喀喇昆仑公路沿线山峰陡峭、冰雪覆盖,平均海拔高达6500米,洪水和泥石流经常发生。为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程,项目进行了变更,增加了桥梁隧道。但是,新的挑战出现了。桥梁混凝土为高标号、高性能泵送混凝土,但项目生产碎石使用隧道洞渣岩性差,石英含量高,与水泥产生碱集料反应,容易造成混凝土后期开裂,甚至垮塌。
刘新成带领技术团队对项目全线岩石进行取芯,通过岩相分析及砂浆膨胀量试验结构,优选了两条隧道的洞渣进行碎石生产,降低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并与水泥、外加剂生产厂家沟通,通过不断试验,调整外加剂配方,适当增加外加剂含气成分,确定了与水泥适应性较强的外加剂配方。
在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他利用体积法代替质量法,运用Fuller最大密度曲线代替传统砂率设计方法,引入高效缓凝减水剂,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提高混凝土和易性。经过三个月的调试试验,他和团队按照现场施工的要求优化了各个标号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现场易于浇筑的同时,满足监理业主对混凝土各项指标要求,得到了监理业主批复,保障了现场施工及桥梁质量。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检测技术不断创新,刘新成和他的团队没有丝毫懈怠,一直在前进的路上奔跑着,用笃行实干擦亮“中国建造”的金字招牌。
乘风破浪,筑就梦想之路
在该项目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总能看到一位皮肤黝黑的帅气小伙忙碌的身影,他叫武鹏鋆,来自山西朔州,项目工程部部长。“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好本职工作,看到我们的公路能顺利通车,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如大多数工程人一样,他平时不善言谈,但聊起工作时却总能打开话匣子。
武鹏鋆(右二)在指导工作(李冰 摄)
刚到项目时,完全陌生的施工环境和工作氛围让他压力倍增,但能担大任者,必然是能承受重挫、能吃苦耐劳的人。骨子里的那股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让武鹏鋆很快调整好心态,并暗暗在心里给自己定下要在半年内实现突破的目标。
武鹏鋆负责的是3座桥梁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DOGAH桥、BARSEEN桥为单孔钢混拱桥,UCHAR桥为连续刚构,其中BARSEEN桥为本项目的关键线路,地形陡峭,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较高。
为了保障桥梁能顺利施工,武鹏鋆多次实地查看,带领团队翻山越岭,涉水穿沟、攀登六七十度的陡坡已成日常。经过约2个月的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研究,他将沿线泥石流沟、破碎带、滑坡体等不利地形地质一一摸清,制定了合理的便道施工方案,规划了桥梁营区并组织建设,编制了桥梁施工方案并成功通过审核。
用青春诠释热爱,用拼搏激扬梦想。工作期间,他遇上的各类技术难题数不胜数,但他从未胆怯,而是把压力化作动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海外追梦的日子里,他与风雨共舞、与汗水为伴,用奋斗描绘出青春最美的样子。
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而他们,是无数青年的缩影。共建“一带一路”,第一个10年只是序章,在这群青春力量的推动下,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事业必将展现出更为强劲的韧性和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编辑: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