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德禄,从参军、兵改工到退休60年来,岁月不停地流转,角色不断地变换,他传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的初心未改,为部队、企业、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
部队历练显身手
1964年12月,蒲德禄乘坐一列闷罐火车从重庆开赴东北,在铁6师27团汽车连当了一名汽车驾驶员。他所在的连队参加地处大兴安岭的嫩林铁路建设。这条铁路全长680公里,于1964年8月开工,由铁3、6、9师仅10万名指战员修建。大兴安岭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零下52.3℃,每年9月至次年5月为冰冻期,被称为高寒“禁区”。他当兵前是民兵连长,到部队当年下半年便当上班长,第二年被提升为副排长。他带领战士们战严寒,力保工程物资供应,多次受到营、连嘉奖。
1968年4月,嫩林铁路由铁3师和9师组织施工,6师离开东北开赴重庆,参加襄渝铁路的建设。襄渝铁路全长915.6公里,桥隧占线路总长的46%,全线有36座车站建在桥上或隧道里,百万军民鏖战高山峡谷间,条件非常艰苦。汽车一连负责全长3233米中梁山隧道的材料运输任务。他带领战士们月月超额完成任务,由于成绩突出,1969年5月被提拔为排长,半年后升任副指导员,又过半年提升为指导员。1975年底,他被调往南疆,在铁6师27团汽车一连继续担任指导员。1976年5月初,全团开展“大战红五月”,他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将任务划分到班排,责任落实到连排干部,奖罚分明,把官兵和70多台车辆设备的最大能量激发出来。他带领全连官兵为库鲁塔格隧道运输钢材、水泥、砂石料、钢模板等工程材料,5月份完成一个半月的运输计划,为隧道进口单月掘进110.4米、出口掘进118.8米、刷新铁道兵隧道施工纪录提供了有力保证。6月18日团部召开祝捷大会,铁道兵政委吕正操到会祝贺,并为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奖。汽车一连荣获“硬骨头六连式连队”荣誉称号,蒲德禄等8人被授予“又红又专基层政工干部”称号。在年底团里总结表彰中,汽车一连荣立集体三等功。他1978年9月赴三营代理副教导员一个月便调团群工股任副股长,一年半后,蒲德禄被提升为三营教导员,4年后担任团政治处副主任。在部队的20年军旅岁月,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部队正规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一名战士成长为部队的优秀干部。
企业展示新作为
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集体并入铁道部,一夜间,军队变成企业,曾经的指战员变成了干部职工。蒲德禄先后在铁道兵第十五工程局二处担任纪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在纪检岗位上辛勤耕耘整10年。他深入西龙海线、侯月、南昆、达成、湘黔、南疆、上海等建筑工地检查指导工作、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严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对新提拔的干部进行廉洁谈话,与职工交流。每天满负荷工作,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敢于碰硬,让一些想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损害企业利益的干部不敢触碰红线。他为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和企业健康发展付出了很大努力。他所在的单位两次被中国铁建总公司评为纪检工作先进单位,他个人也多次获得集团公司表彰。
1994年,他转任公司工会主席。他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创建模范职工之家、送温暖、金秋助学、大病救助、慰问困难职工等多项活动。他跑遍了公司各项目,指导基层开展工会工作,使工会工作从上到下红火火火,成为企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其间,该公司获得河南省、中国铁建、集团公司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志愿服务献真情
蒲德禄退休后,将一部分精力和时间用在做公益上,服务社会,用心去做一件件深得人心的好事。他徒步、打车、乘公交,走街串巷登门慰问抗战老兵庞满科、原三重和抗日巾幗英雄蒙淑芳、志愿军老战士葛凤俊、志愿军遗孀刘桂兰及残疾儿童、孤寡老人、孤儿等488人次。
最让他牵肠挂肚的是赵廷全、蒙淑芳、张加青、原三重等60多名老兵。博爱县许良镇志愿军老战士赵廷全1949年入伍,曾担任15军44师警卫排排长,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斗数十次,奉命护送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29位革命烈士回国安葬,两次荣立二等功。退伍后,他本人多病缠身,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每年中秋节,蒲德禄都要拿出几百元,再买一些米、油及衣物去慰问,老两口感动得放声痛哭。
老红军李明胜、郜文英、志愿军老战士靳付喜、葛凤俊等40多位老人每逢生日,蒲德禄都要送去寿联、鲜花、礼物,送去一个铁道兵的温暖和祝福。他让这些曾在枪林弹雨中英勇杀敌的老兵感受到人间的大爱和友情。
他还为先后去世的抗日老兵秦占胜、王书祥、施道普、张加青、巾幗英雄蒙淑芳等45位老英雄送花圈,组织100多名老兵为这些老功臣举行告别仪式。他亲自致悼词,送他们最后一程,其亲属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武陟县老兵安绍秋,几次前往徐州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寻找他哥哥的遗骸,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没有结果。经蒲德禄和几位老兵多次出面向有关部门反映,在组织、民政等多部门统筹协调下,终于找到了遗骸,并将安绍春烈士的骨灰免费安放在龙山陵园。
传承红色固初心
蒲德禄退休后的生活排得满满的,在力所能及地做公益的同时,兼顾传承红色宣传,让更广泛地人群了解波澜壮阔的历史。他冒着酷暑严寒,足迹踏遍修武、孟州、博爱、武陟、济源、沁阳等市县行程1000多公里,采集老红军、白求恩医疗队、抗日英雄、志愿军赵廷全、安云鹏和铁道兵老干部等1018名老兵的信息。他编著的《太行老兵参战史》《铁道兵抗美援朝英烈200名》等4部及与老兵有关的文史资料18本,存入焦作市民政局档案馆和红色基地。
他还将家空置的5间房里建起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焦北建了4个传承红色基因的纪念馆,展出一批老兵们捐赠的文物,先后接待河南理工大、郑州航校、企业、社区、部队、检察院组织的参观团60多次。
20年来,他努力做一名红色志愿者,开展红色研究、传承红色家风,组织纪念会、座谈会、报告会80多场次。2012年4月初,他受中国科学院院士祝总骧之邀去北京、部队、学校、企业作爱国主义宣讲、传统教育、党史学习教育18场次,深受广大听众的好评。任焦作日报社老年记者期间,他积极采写老兵光辉历史的传奇故事,在《河南日报》《东方今报》《焦作日报》刊稿100多篇。2013年10月28日,《焦作晚报》用整版的篇幅以《老蒲的红色情结》为题,报道了他这些年来不遗余力服务社会、赓续红色血脉的感人事迹。
蒲德禄尽管现年81岁,但他退伍不褪色,传承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的劲头不减,活到老、干到老,无愧于铁道兵,无愧于企业和新时代。
【编辑: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