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工作动态

“科技+环保”打造绿色发展“双引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静轩   时间:2023-05-30 【字体: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日前,随着中铁二十二局轨道公司承建的成都地铁18号线三期项目提前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这个“绿色”工地再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我们多做一些事情,就可以为建设美丽中国多出一份力。”项目经理付栋梁说道。

该项目自建设以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通过开展专项科技攻关和实践应用,探索出了一系列绿色、经济、环保、安全的新技术,切实推动了安全文明生产。

建设者在隧道内检查管片拼装质量(桂天奇 摄)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如何处理盾构掘进产生的渣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此,该项目在施工现场从源头对渣土中的固体颗粒进行筛分,并进行加工处理,分别制作为渣料、泥饼和滤液,一方面大大减少固态废料的体积和数量,一方面成功实现废料资源化循环利用,可分别用于制浆用水、基坑回填等,分离出的大颗粒砂石等还能实现建筑材料资源化利用。真正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项目部通过采用泥水分离系统,截至目前已完成33.34万立方米盾构渣土分离,回收可利用14.01万立方米砂石用于车站土方回填,资源化利用率高达42%,真正做到了100%无污染排放。

针对官堰站主体结构施工中出现的软土不良地质条件等挑战,项目技术小组深入勘察,加大科技攻关,创新采用了双侧无对拉钢模板施工技术。该技术相对传统木模板对拉工艺,有节能环保、节约周转材料、节约劳动力等诸多优势,较好的提升混凝土平整度、垂直度,保证混凝土灌注的刚度和整体性,大幅提升了车站混凝土外观质量“颜值”。通过应用该技术,项目部截至目前仅木材消耗节省300立方米,节省劳动力50%以上,有效缩短工期近2个月。

施工人员在清理盾构机刀盘上的渣土(桂天奇 摄)

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意识培训、明确各工种环保责任和开展环保竞赛等措施,加大施工现场环保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参加义务植树、美化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出人人懂环保、事事讲环保的企业氛围,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先后荣获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先进工地、成都市建设工程绿色标杆工地、成都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工地等称号。

据悉,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是成都市“东进”战略上的首条主动脉。建成通车后,线路将首次联通成都市主城区、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及天府国际机场,对整体优化成都市“东进”交通网络布局,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钊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