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铁道兵军营生活随着兵改工的变迁已经渐行渐远,在我青春岁月里基层连队经历的那段生活,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历历在目。
铁道兵在和平年代的主要任务是修铁路,为加快绘就我国铁路大动脉宏伟蓝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包括我在内的14.8万名铁道兵指战员脱去军装的那一刻,心中对铁道兵军营生活的那种眷恋和不舍,那种血浓于水的情怀仿佛突然间暴发了。战友们相视无语,没有几个心里不难受的。可是不管对铁道兵军营感情多么深厚、多么魂牵梦绕,都必须无条件服从,转换角色、走出曾经的生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
回想起当兵的岁月,与现在比起来,不在一个天平上,给“80、90、00后”讲述过去的故事,他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不相信铁道兵生活居然会是那个样子。可这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我和战友们亲身经历过,所以感受很深。
我们战士是义务兵,多数来自农村。之前对铁道兵生活一无所知,与我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冬春两季没有新鲜蔬菜,天天吃菜窖里储存的白菜和供应的压缩菜、洋葱,十天半月才能吃上几块猪肉。八一建军节、春节,连队的伙食最好,将养的猪挑个头大的杀掉,官兵们美美地享受一顿大餐。一头300多斤的猪,一顿便吃得一干二净,还没吃过瘾。但值得高兴的是,顿顿白面、大米,取代了农村豆渣饼和玉米面少树叶子多的窝窝头,与农村长辈、同辈、晚辈们的生活相比,比他们要好几个档次。
当时,我们连队在库尔勒偏远农村开垦了一块荒地种菜,两名战士住在那里负责夏种、浇水、施肥、除草、秋收。种植的蔬菜种类少,主要以白菜为主。秋天到了白菜成熟的季节,用解放牌卡车将大白菜运回连队,储存到菜窖里,再去农村买一部分便够冬春两个季节吃了。由于南疆冬天气候异常寒冷,存放在菜窖里的白菜全部被冻得硬邦邦,下到锅里很难煮熟,口感也差。但没别的蔬菜,我们照样一点儿不剩地吃完。
冬春吃不到新鲜蔬菜也就算了,可是居住条件比在家还要差。当时,所有参加南疆铁路建设的营连办公、食堂、宿舍,均由土墙、竹竿、苇席、油毡搭建而成,还没澡堂。在农村的夏天,可以下河洗澡、游泳,在部队是明令禁止官兵去危险的河里洗澡和游泳。去库尔勒市里一趟,没有交通工具,包括连队干部,上街到5里外的岔路口搭过路车,往返一次20多公里,但没有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业余生活,也没有文体活动。连队没篮球架、乒乓球台、单杆、双杆等体育器材,一些干部战士晨跑都在壁滩上。官兵们期盼的是团电影队下基层慰问,大概一两年送一次电影到每个营。放映员在营部大门外的营房墙壁上挂一块黑边的白色幕布,待穿一色军装的各连官兵排着队坐到小马扎上,营长或教导员讲几句鼓劲的话,露天电影便开演了。为不影响夜间隧道作业和第二天上班,一般只放映一部电影,多为战争片,如《奇袭白虎团》等红色电影。当时的铁道兵部队以施工生产为主,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电影走进官兵的生活是当时津津乐道的话题。仅看团里送的电影无法满足官兵们的文化需求,许多人利用上街之机,走进库尔勒唯一一家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我曾在这家电影院看过《刑场上的婚礼》等3部影片。我当兵6年,加起来也只看过10多场电影。
连队文化生活匮乏,读书看报却十分火热。许多战士想通过自学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为今后成长成才铺路。那时候,大部分战士文化不高,少部分是高中、半数是初中,还有一部分没读过书。大家的求知欲十分强烈,用津贴费购买书刊学习、争相传阅连队订阅的《铁道兵报》《解放军报》成为有志青年吸收新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我每次去库尔勒,在书店待的时间最长,有一半津贴花在购买文学书籍上。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坚持写读书笔记,后来开始尝试写一些影评、小说。虽然贪大求成宣告失败,对我10多年后从事文字工作、改变人生却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我在铁5师22团3营11连的6年时间,与战友们一起修建南疆铁路,为拉近西北边陲与内地的距离,吃苦、流汗无怨无悔。
【编辑: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