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掬得“满园春”

——中国铁建履行社会责任掠影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渊青   时间:2023-07-05 【字体: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方在。中国铁建在75年光辉历史中,筑国基、创伟业,在不断续写铁道兵辉煌的同时,始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弘扬社会正能量。

从唐山大地震救灾到抗击疫情、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打造“环保样板”到缔造“绿色方案”……无论时间如何变迁,战火中诞生的中国铁建始终挺起脊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永远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向险而行,灾难面前扛起如山责任

10分钟时间,我们可以做什么?

有人可以阅读一张报纸,有人可以浏览一遍当日的重要新闻,有人可以刷几条热门视频……

而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中国铁建,在过去的75年时间里,在国家危难之时、人民急需之时,只需要10分钟时间,就能问讯而动、挺身而出——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不到10分钟,铁道兵四师十七团的战士们就冒着危险冲进了灾区;

2018年6月10,鹰厦铁路发生塌方,仅仅10分钟时间,中铁十七局兴泉铁路项目组建的抢险队便已集结出发;

2022年2月15日,苏州金鸡湖街道疫情再次暴发,中铁十四局10分钟内就组织齐人员搭起了核酸检测通道……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波及天津、北京。铁十一师、十三师受令组织师前线指挥所,部队分批迅速开进灾区。

回望过去的75年,中国铁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义无反顾、快速行动的故事不断上演。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铁建的前身——铁道纵队冒着枪林弹雨,在连天炮火中护路、筑道,联通白山黑水,把人民必胜的嘹亮军号从关内吹向关外。抗美援朝时期,铁道兵迎风雪、踏坚冰,涉江河、战洪峰,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中筑就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名扬世界军史的铁路保障战绩。  

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超强台风“山竹”来袭 、郑州遭遇特大暴雨、重庆北培山火爆发……在无情的灾难面前,中国铁建始终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一时间组织救灾力量奔赴灾区,提供物资保障,打通一条又一条生命通道。

75年来,哪里有需要,哪里有艰险,中国铁建就会出现在哪里,就会带头奋战在哪里——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中铁十二局、中铁十四局、中国铁建大桥局、中铁二十五局等单位组织救灾车辆和机械设备抗震救灾,并向沿线避灾群众和游客分发食物和饮用水;2017年8月,强台风“天鸽”“帕卡”先后登陆珠海市,中国土木、中铁十二局、中铁二十五局、中国铁建港航局等单位顶着烈日清除路障。中国铁建港航局抽调了100名职工和数十台机械,配合武警官兵等救灾力量,疏通了珠海市香洲、斗门两地近10条主要交通干道;2022年6月4日,贵广线D2809次旅客列车撞上突发溜坍侵入线路的泥石流,中铁十一局、中铁十二局、中铁二十五局等单位全力配合当地政府、铁路部门开展隧道清障、道路修复、隐患排查等工作,尽量将事故影响降到最低,为线路恢复畅通争取了宝贵时间……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不久前,在“疫情三年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的话题讨论中,网友这条留言引发了无数人的点赞和转发。而回看过去三年,从最初的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到后来迎战德尔塔等变异病毒……每当疫情告急时,中国铁建的身影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火神山医院建设一线,在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在“方舱医院”搭建阵地上,出现在一辆又一辆援助湖北的应急物资货车上……

“灾难来临时,西方传说是‘诺亚方舟’,而我们中国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电影《峰爆》中,中国铁建员工逆天灾而行、展开生死救援的感人故事,让无数观影的人潸然泪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铁道兵看完电影后感慨:“大家把这个称作灾难片,但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当年发生的事情,是中国铁建的纪录片。”

因地制宜,多点发力推进乡村振兴

“村里的事儿、村民的事儿就是自己的事儿,要让五台村的群众过得更好、更舒心!”接连几日的降雨天气,让秦岭深处的宁陕县五台村的山路更加泥泞,但是驻村干部邹子斌毅然撑着伞,挨家挨户走访。

虽然山路崎岖,但是邹子斌步履却坚定无比。2022年初,中铁二十局派驻在五台村的挂职干部杨锁利退休,邹子斌握紧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持续推动新一轮驻村工作。

在中国铁建,像邹子斌、杨锁利一样致力于企地共建、乡村振兴的人很多。26岁的中铁城建青年吴涛,已经驻村帮扶了4年,他从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了驻村干部、宣传员、厨师、司机。在共和国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中国铁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遵循“真心扶贫、精准扶贫、共赢扶贫、创新扶贫、干净扶贫”理念,积极投身这场载入人类史册的伟大战役中;在产业扶贫、基建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卫生扶贫等领域均作出了积极贡献,连续多次获得各省区市“脱贫攻坚先进单位”“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慈善公益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22年7月8日,由中铁十七局五公司承建的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塔米线(塔地沟—米峪镇)旅游公路改造项目主体完工。(武将 摄)

“要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基层群众办实事,不断开启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在中国铁建乡村振兴工作专题会上,中国铁建发出了这样的倡议。这是一场总结表彰会,更是一场誓师动员会。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心,已从脱贫攻坚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国铁建如何越过一山,再登一峰?

“4月,510亩有机杂粮种植基地开始种植;5月,援建的惠民苑社区综合活动中心投入使用;6月,援建的越野跑道、采摘园、蔬菜大棚投入使用……”中铁十四局挂职尚义县副县长任江山的工作记录本上的一件件事,都是中国铁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考场上的答卷。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舞台上,中国铁建不断拓展协作边界,持续向纵深发展。2022年7月,由中铁地产贵州公司投资运营的帮扶项目“铁建情超市”正式开业。这家投入帮扶资金220万元运营的超市,售卖商品以张家口市万全区绿色有机农特产品为主,重点解决该集团前期在万全区帮扶的大棚果蔬销路问题,构建起以超市为平台的产销一体化模式。此举在保障3000名村民稳定收入的同时,还为当地提供了十几个就业岗位。

中国铁建构建了“互联网+扶贫”“设计+扶贫”“产业+扶贫”和“文化+扶贫”四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新格局,帮助河北省尚义县 104 户村民脱贫,取得了良好成效。河北尚义、青海甘德、广东清远、陕西宁陕、湖北恩施、山西汾西………在这些地方,中国铁建的扶贫之路,从修路造桥走向 产业扶贫、技能扶贫,变化的不仅是理念与观念,更让扶贫对象拥有了改变生活的技能。

老百姓的产业守好了,未来的幸福便指日可待。而这也正是中华大地上人人所期盼的。中国铁建懂得这种期盼,于是步履铿锵,走在旷野间,在大地之上,托起振兴新希望……

绿色建设,青山绿水勾勒最美中国

这个夏日,河北省保定市的雄安新区内千年秀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华北明珠”白洋淀荷叶连天、碧波荡漾。

绿色生态已经成为雄安的重要名片和符号。而在这些自然生态的绿色美景之外,中国铁建参与雄安建设的建设者们,用另一抹绿色正在悄然装饰着这座未来之城——中铁二十局六公司雄安容西安置房项目采用“智慧工地综合管理技术”“装配式施工方式”“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技术,让绿色低碳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而在雄安站枢纽片区二号地施工期间,中铁建河北雄安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充分运用光伏发电优势,在屋顶敷设光伏板,再通过光储直柔技术,实现整个直流微网的柔性调节,可以完全依靠外来光伏电或风电维持其运行用电。

天蓝水绿山青,是人民对“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为了绘就这幅美丽画卷,中国铁建从未懈怠。而绿色的雄安,正是中国铁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

雄安新区植树造林竣工验收(王晓伟 摄)

“来时绿水青山,走时青山绿水”,在一个个工程项目实施中,这是中国铁建最庄重严肃的承诺——中铁十九局在京哈高铁建设的5年时间里,精心呵护明长城和封山育林地段,以“绿色施工”彰显高铁建设之美;中铁二十一局在格库铁路修建时,对每一棵胡杨都进行标注,施工机械哪怕绕行再远,都不能毁坏任何一棵胡杨;中铁二十三局在新疆阿勒泰修建216国道时,为了不打扰2只还不能飞行的红隼幼鸟,牺牲30天宝贵施工时间……

更环保的材料也在中国铁建应运而生——中铁二十一局发明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定量投料装置,不仅净化了废气,而且实现了吸附剂的重复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改善了作业环境;中铁城建三公司在天津市滨海信息安全产业园建设时采用的AAC砌块,获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中铁十二局建安公司以铝模板替代传统的木质板材,盖一栋房子不能重复使用多次,且更加环保……

而更多铁建方案也在中国铁建的长足发展与环保事业的顶层设计相辅相成。从1985年起,中国铁建成立了“雪域高原生态保护”技术团队,当前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2岁,已承担100余项环保课题;自主研发了三代纯电动高原隧道施工成套设备,用“油改电”实现了施工零排放、低噪声,目前已累计运营超过3万小时、4万公里,相当于节约52万升柴油,减少碳排放1380吨。

一个个项目,一座座工程,一串串脚印,一声声誓言。“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中国铁建无论走到哪里都践行下去,用绿水青山勾勒最美中国画卷。

“同志呀,你要问我到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激昂飞扬、优美旋律的《铁道兵志在四方》传唱多年,而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或许正是中国铁建不忘的初心和使命。

身后是万里长城,而前面仍然有长城万里。75年的风雨历程,中国铁建在不断用高品质赢得市场与口碑的同时,坚守红色初心,勇担央企使命。而未来,这块金字招牌将愈发闪耀。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