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结识了一位从事摄影工作的朋友,在前往工地进行拍摄的途中,他和我聊了几句。
“你们这个年纪怎么想着干工程这个行业呢?”
等到了工地上,当我带他亲眼目睹了项目在建工程——“云门”后,他感慨万千,对眼前这座“钢铁巨兽”啧啧称赞。
“这可是杭州亚运的配套工程,等两侧四栋超高层建起来,将成为新的杭州地标性建筑!”
刚刚的问题不攻自破。而这样的工程背后,是一群平均年龄30出头的青年骨干们用责任与担当撑起的工程大梁。
回望历史,北起成都,南至昆明,在祖国的西南角,一条全长1096千米的铁道线路如卧龙般匍匐在群山之中。
这条始建于1958年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三大奇迹之一的铁路,修建历时12年,修筑桥梁991座、隧道427条,参建军民30余万,牺牲人数2000余名,烈士墓园一路共建22座。冰冷的数据背后,是当年多少人数不清的日夜坚守、道不完的辛酸悲欢。
一山一忠骨,一站一墓园。一座人民铁军撑起的铁路干线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力量。
这便是铁道兵。
立足当下,前不久,一则关于“中铁建设第一时间参与抗洪抢险”的新闻报道一时间在各个项目上刷屏,我们无一不对参与此次救灾的同事表示点赞。
这则报道谈不上雕文织采,仅有寥寥几组数据,但更让我感受到了铁建人自身散发出的品质——低调内敛、踏实稳重。我们是实干家,不做“客里空”。
这便是铁建人。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到了中铁建设的队伍中。在今年五一假期时,我记录拍摄了几位仍坚守施工一线的青年同志,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他们身上都拥有共同的一个特点——忠于自己的事业。
当谈及为什么选择加入中铁建设时,青年党员喻文鑫说道:“云门这座超大型钢结构建筑让我感到无比震撼,所以我就来了。”
当聊起工作辛苦与否,项目员工胡国荣的回答很真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只有汗水才能换来真知。既然让我负责,那肯定要负责到底,这么大的工程呢,我可不能掉队了。”
他是笑着说完这些的,一脸自豪。仿佛在说着别人的史诗故事而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般。
比学赶超,奋勇争先。这也让我相信了那句: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成长,所有的过往都是岁月的恩赐。青年人的拼劲、狠劲就应该在这一刻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这便是铁建的青年人。
忆过往,在历史的展台上,一张张泛黄褶皱的老照片,一把把锈迹斑驳的兵工铲,每每谈起铁道兵我们都肃然起敬。
看今朝,在铁建的项目上,一个个年轻朝气的“新铁兵”,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塔吊组,让如今的“铁兵队伍”焕发出新的力量。
只要祖国需要、人民需要,铁建人便会毫无保留的第一时间冲锋在前,肩负起我们应尽的使命与担当。就如报道中所言,在最危险的时刻,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总有一抹铁建蓝。
我们,大多数人,平凡的每一个人,因为身上的“中国铁建”四个字让我们不再平凡。
【编辑: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