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改工后,我在上海度过7年时光,参加4项工程建设,伴随着企业发展的步伐前行,留下一段难以抹去的记忆。
1985年底,在中原完成西龙海铁路改造任务后,我随刚从铁道兵转过来2年的建设大军奔赴上海干工程。这是企业离开铁路主业,搏击市场、摔打磨练、从学走路到奔跑、逐渐发展壮大的起点。
企业转型,赶“鸭”上架
我所在的工程队初到上海,在闵行区颛桥驻扎大概1个半月,前往徐汇区长桥新村承建两条道路和地下雨污水管道工程。我们是一支年轻且有朝气与活力的队伍,年龄大都在22~26岁之间,体力和精力是最大的优势。兵转工的裂变,我们被推向陌生而广阔的建筑市场。作为刚起步的年轻建筑企业,靠单一的修铁路,企业难以生存发展,像水利水电、房建、市政、公路、房建等,什么活都要揽,会管、会干才能生存发展。可是离开铁路这个行业,我们几乎什么都不会,很茫然,不知所措,在生存与较量的十字路口徘徊、彷徨,找不到前进的路。
我们承建的徐汇区长桥新村罗秀路、龙临路两条道路的地下直径2.4米雨、污水管道和道路,可谓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不知怎么干,干活找不到头绪。
在管道基础开挖中,沿用铁道兵时期人工铁锹挖土的方法,头一天挖出的坑,第二天便塌陷了。100多号人干大半年,连一段成型的管沟都没有,边挖边坍塌,如泥牛入海,找不到制服软土的办法,工程停滞不前。后来,借鉴周边包工队的经验,在两侧打入钢板桩挡住含水量大的软土,购置一台摇头抓斗,人工配合挖泥,有了明显改观。但两侧的钢板桩需要支撑,当时用的是方木,结果挖至3米多深时,钢板桩被巨大的外力挤压变形,导致支撑木一根接一根断裂,软泥涌进管沟,前功尽弃。后改为原木支撑,而且分上中下3排支撑,这才保证挖泥施工的进行。缺少先进设备和创新的管理方法,导致工程进度缓慢,职工怨声载道,士气低落,业主不满意。
推行承包,逐渐“入戏”
吃一堑长一智,找到了“瓶颈”的症结,增加设备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公司给配备了一台挖掘机,施工进度才有了实质性变化。但吃“大锅饭”,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进度滞后的问题。这样下去,企业还有出路吗?决策者们广泛征求职工“破局”的合理化建议,决定划段实行工序分包,将工程分段承包给有管理能力的工班长或小组长,让他们组织人力和机械施工,自负盈亏,将风险划分到每个人头,压力共担、利益共享,体现多劳多得原则。这项改革举措,职工的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了,进度加快了,一个年轻的企业充满了活力,一个月完成的工程量是以前的5倍以上,职工对企业有了信心。我所在的工班,有一个月人均收入405元,是之前5个月收入的总和。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激发了全队职工的干劲和热情,谁干得多干得好报酬多成为常态。这项工程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顺利完成,虽没赚到钱,却锻炼了队伍,与旧体制作别。
在黄浦江引水工程施工中,我们大胆采购一台长臂挖掘机、一台靠人工配合输送砂石料、水泥的混凝土拌合楼,为顺利完成工程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桥新村道路施工中,我们采用粉煤灰、石灰与石渣拌合而成的垫层,解决了软基施工难题,最后人工铺设沥青混凝土平整度难题也迎刃而解。随着2个工程的圆满收官,中铁十五局叫响上海滩,为区域滚动发展、拓宽上海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公司也是中国铁建系统最早实行工程承包的单位,为1992年后全系统逐渐推行项目承包开了先河,起到了示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危机挑战面前,除在管理上弃旧图新、增加新设备、推行内部承包外,还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由公司总工程师、上海片区技术负责人给员工讲授施工注意事项,避免返工,算好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账,职工技能得到提升。
自我革新,挑战无边
企业是在不断改革创新、自我挑战中生存发展的。黄浦江引水和长桥工程硝烟刚散尽,1988年初。我们中标位于虹桥区哈密路的绿谷别墅小区工程。这个小区总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分五个区、一个活动中心、145栋别墅。楼房设计具有几十个不同国家、民族的建筑风格,是当时我国最大、最豪华的高档小区,总投资1亿多元。我们公司承建的是一期主体工程,包括800米的道路和雨污水管道。这项工程极具挑战性。出路在于思路。我们采取“借鸡下蛋”的模式录用两个房建专业施工队进场,内部队伍干管道和混凝土道路。为保证施工质量,公司抽调3名工民建专业的技术干部参与管理,借鉴中外房建施工管理经验,边学边干。从基础开挖、房柱和屋顶钢筋绑扎到浇筑混凝土、铺设瓦顶,都做到精益求精。一栋栋别墅和附属工程在4年半时间的合同期内完成,投资建设这个小区的外资老板吕嘉东连翘大拇指称赞:“十五局是好样的。”这项工程提振了全体员工的信心。
当100多人的队伍于1992年5月转战闵行煤气储罐站扩建工程工地时,经过几年的艰苦磨炼,已经具备了承担大项目的施工经验。我离开这个新工地时,正在进行桩基施工。这项工程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12个球罐、综合楼、20000平方米地面、400米道路、1300米围墙等。1993年底完工,干得很漂亮,中国铁道建筑报在一版大篇幅进行了报道。
从1993年起,我们公司走上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从年完成产值上亿元到目前数十亿元,中标额由改工初的上千万元到现在的100多亿元。企强工富,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职工年收入从刚转工时的几百元到目前的10多万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见一斑窥全豹,从一个工程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铁建系统由弱到强的发展轨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发展会越来越好,职工收入也越来越高。
【编辑: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