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滦入津:一座流动的精神丰碑

——写在引滦入津工程通水40周年之际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飞辉   时间:2023-08-24 【字体:

在天津子牙河、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岸上,一座10多米高的纪念碑巍然矗立,两侧花岗岩石上,分别刻着邓小平同志1986年8月20日亲笔题写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9个大字。碑座上,耸立着用汉白玉雕刻的妇女形象。她面带慈容,怀抱婴儿,左手伸掌托天,面向海河,注视水面,似乎在凝思着海河的今昔。

1.jpg

位于天津三岔河口岸上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王飞辉 摄)

20世纪70年代末,天津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许多工厂停产,农业土地龟裂,群众喝“腌咸菜”的咸水,一派大旱景象。这个水荒,严重束缚住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国家经委发出预警,天津若因此停产了,其经济损失将远高于唐山大地震。

1981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建引滦入津工程,它全长234公里,原计划1984年底完成,而天津市决定提前一年,在1983年底完成。这个计划能否实现,其关键就看它的咽喉——位于河北省迁西、遵化两县之间的穿越景忠山的分水岭引水隧洞能否能早日打通。

由于铁八师在唐山地震时,除奉命在唐山外还到天津抗震救灾,和天津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加之修隧架桥是铁八师自身专业,所以被天津市和铁道兵兵部点将,推为参加这一工程的主角,承担引滦工程中最难的引水隧洞7.21公里的施工任务。

1981年冬,铁八师接到任务后,一声令下部队立即出动。官兵们顶风雪、冒严寒,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人员和急需物资就到了工地。

引滦入津开工典礼(中铁十八局 供图)

部队刚上场时,条件差、困难多,正遇上多年没有的大雪,指战员不顾行军的疲劳,不怕艰苦,在雪窝里搭起帐篷,露天做饭,有的到达的当天就开始了紧张的施工。铁八师40团(后被誉为“老虎团”)施工的七号斜井位于地势较低的水坑里,水面结着一层冰,由于连队还没有来得及配发水鞋,指战员二话没说,换起裤腿就跳进水里破冰开挖洞口,腿被冰块划出道道血口,冻得手脚麻木,但仍咬紧牙关,大干不止。他们就是以这种争分夺秒的忘我精神,迅速打开了施工局面。

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在开工初期就来铁八师传达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语重心长地对战士们讲:“这个宝(指引水隧洞)就压在你们身上了。天津700多万人民,都盼望着你们……”。当即铁八师就向李市长立下了军令状:“请天津人民放心,我们一定提前让引滦工程在长城脚下变成现实”。

全体指战员奋勇拼搏,以忘我劳动的劲头和精神投入施工。风枪手拖着80斤重的风枪连续工作六小时以上,打出30多个三米深的眼。推碴的战士,在几百米长的隧洞内,推着一吨半重的石砟,来回奔跑,一个工程下来要跑近80里,相当于跑一个马拉松。

QQ截图20230824111559.jpg

引滦入津施工中的隧道支护(中铁十八局 供图)

铁八师39团承担的九号洞,是全隧有名的烂洞子,仅200多米长就发生较大的塌方100余次,最严重的一次,上百方土和岩石塌下来,13排钢拱架有八排急剧下沉,扭曲变形,在场的主管工程师王国钧喊道:“不要怕,要死,咱们死在一起,为天津人民而死是值得的!”随即他第一个扛起枕木冲过险区,指战员们冒着生命危险,经过四十多分钟的拼搏,搭起三个大枕木垛,保住了拱架,顶住了塌方。

36团12号斜井是全线最深的斜井,它有527级台阶(电视剧《五二七级台阶》原型),208米长,往返一次相当于爬一幢30层高的楼。该团的营长陈正金拖着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双腿,每天在这里多次爬上爬下,指挥施工,十分容易。著名歌唱家关牧村到该洞演出,看到战士们如此艰难的施工,感动得落泪。

在施工中,铁八师先后战胜大小塌方591次,攻克大小断层239处,排除地下水370万立方米,17名同志英勇牺牲,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36岁。

1983年3月,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浴血奋战,引滦入津输水隧洞提前8个月全线贯通,创造了水利史上的奇迹。

1983年9月11日,引滦入津工程正式向天津送水,甘甜清澈的滦河水便流进千家万户,结束了天津人喝苦咸水的历史。铁八师用鲜血和汗水铸造了闻名中外的“引滦精神”,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和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原铁八师师长景春阳说起“引滦入津”就热泪盈眶,他说:“引滦工程是铁道兵用汗水、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正是铁道兵的拼搏奉献让天津人民喝上了甜水,并创造了‘为民造福的伟大思想,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高尚风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为内容的引滦精神。我们要把引滦精神传承下去!”

今年是引滦入津工程通水40周年,40年风华正茂,40年鏖战如歌,奔流不息的滦河水,就是一座流动的丰碑。

QQ截图20230824111346.jpg

引滦入津工程赋予天津无限生机与活力(王飞辉 摄)

“引滦入津”工程,改变了天津的面貌,造福了天津人民,也缔结了中铁十八局和天津人民的深厚情谊。40年来,“引滦精神”已经成为支撑中铁十八局人闯市场、抓改革、促发展的精神支柱,成为中铁十八局人战胜困难、砥砺奋进、创造辉煌的精气神,成为一座流动在中铁十八局人心中的精神丰碑。

【编辑:钊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