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记是不是已经退休了啊?”
“嗯,四月份就到了时间,但他还没回家,这边有些工作还需要他。”
前几天,在和以前项目的同事聊天时,正好聊起来项目书记王守田的事,得知他本到了退休年纪却还坚守岗位,惊讶之余细想倒也不觉得意外。王守田是一名老铁道兵,1982年参军入伍,兵改工后先后参建公司多个铁路、公路施工项目,“不负使命、恪守责任”的传统跟了他一辈子。
随着聊天话题的打开,我的思绪回到了一年多前。2022年的元旦刚过,根据公司的人事安排,我调到了中铁二十三局云南大瑞铁路项目工作。到项目已是半夜,隔天一大早,办公室主任首先带我见了项目书记,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王守田,瘦瘦的身体,不小的个子,哪怕到了快退休的年纪,还是活力满满的样子。
大瑞铁路项目(大保段)是当时中铁二十三局的重难点工程,是公认的国内艰险山区地形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一条线路,线路上的三座隧道,被国铁集团定义为“困扰和限制大瑞铁路大保段开通的‘三座大山’”,其中杉阳隧道和大坡岭隧道均在中铁二十三局承建的二标段内,是大保段最难啃的“硬骨头”。为了攻克难题,项目团队在此坚守十四年之余,直面国内外罕见的施工难题,与隧道日夜不停地鏖战……书记王守田就是其中一员。
大抵是受铁道兵时期管理和工作作风的影响,对王守田来说,不打通杉阳隧道,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就没有离开的理由,这个项目进场多久,他就要在这里待了多久。
因为工作需要,我在一次查询影像资料时,无意中看到一张王书记刚来项目时的老照片,我就拿着问他是否还记得以前的事情。他调侃地说:“怎么会不记得呢,我这都可以算是半个云南人了。”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曾经为开展协调工作而翻过的山,走过的村庄街道,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云南的山啊,我可是一辈子都忘不了啊。”他说他还清晰地记得,2008年自己刚到项目后开展协调工作,每天四五点起来从这一个山脚爬到另一个山脚,半山腰一眼能望到的村庄却要辗转两三个小时才能到,那段时间项目部员工几乎看不到他,他也记不清自己多少次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
14年的时光里,他已数不清项目来了多少人,走了多少人了,每年看着新分配至大瑞项目的年轻人,王守田更多的是心疼,他希望他们在此锻炼、成长,但项目恶劣的施工环境实在很难让人坚持下去。作为项目书记,王守田把每位员工的事都放在心上,以保证“后方”的稳定,对他来说,这不仅是职责,更是使命。2021年大瑞铁路进入攻坚时期,杉阳隧道进出口两个工区更是遇到了国内外罕见的六级围岩施工难题,施工中面对软弱破碎和富水的围岩,所有人心里都紧绷着一根弦,现场24小时轮流作业,为了保障现场施工安全,抓好资源协调和统筹管理,部分管理人员要长时间跟班。由于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的管理人员人出现了思想波动。王守田跟他们促膝长谈,讲他82年入伍参军,以及兵改工之后到过的每一个项目,讲铁道兵住帐篷、靠手抬肩扛打下的一个个攻坚硬仗。听了王守田的故事,他们第二天又出现在隧道掌子面的攻坚一线。
在项目部,因为从事的是综合部工作,我和王守田接触的也会更多,对他的了解也就更深刻。去年我预备党员转正,向党支部递交思想汇报材料时,王书记拿着我的汇报材料一字一字地看,我当时也只是佩服他对待工作的认真,可没想到他竟要求我重写,并批评我思想汇报不深刻、自我剖析不到位。他说,加入了党组织,不仅是身份的改变,而是方方面面的进步,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先锋和榜样。他的话让我深感惭愧,更激励着我要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这个身份背后的职责。
2022年3月,杉阳隧道贯通;7月,大瑞铁路大保段建成通车,项目建设取得全面胜利,王守田当初给自己定下的任务也算圆满完成了。今年4月,是王守田的退休时间,也是他在大瑞项目的第15年,本可以回家安享退休生活了,但因为项目需要,在退休之后,他还是选择留下帮忙处理一些事情,善始善终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
【编辑: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