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高铁开通运营(中铁十二局四公司 供图)
8月8日,由中铁十一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建设、铁建重工参建的贵(阳)南(宁)高速铁路贵阳至荔波段开通运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同胞们首次在家门口乘座上了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
贵南高铁全长482公里,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包头(银川)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铁十二局独家承建的贵南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朝阳隧道为我国西南地区首座超大富水岩溶隧道。朝阳隧道全长12734米,深超过432米,绝大部分位于地下承压水下方,地层压力极大,山体内的溶腔水,一旦在施工中被戳破,水体在山体的巨大压力下常常能喷射15米远。
面对高压富水和岩溶地质难题,建设者构建了“2横洞+1斜井+2平导+1通风竖井+17横通道”的隧道建设格局,通过在平导、横洞、斜井等辅助坑道构筑过水涵、集水廊道、排水板、泄水孔等多条排水和泄水结构,累计修建辅助排水坑道达到10538米,实现日最大排水量160万立方米,隧道建设规模、隧道涌水量和溶腔数量均创造了我国西南高铁建设之最。
列车驶出贵南高铁朝阳隧道(中铁十二局四公司 供图)
在全面加强洞内探测的基础上,他们综合运用地质监控量测、地表水网雨量监控、太阳能雨量监测器、水位声光报警器等信息化智能设备监控洞内外水量变化,远程快速实施施工预警。按照“探、爆、排、防、筑”等施工工序,建设者在朝阳隧道构建了富水岩溶机械化施工配套体系,打造岩溶隧道快速化、标准化施工作业线,形成了一整套应对富水岩溶地质的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处置机制,安全通过高压富水溶洞、溶腔、水囊、大型岩溶管道等特殊地质环境。
围绕富水岩溶隧道地质建设难题,建设者依托朝阳隧道建设,全面开展技术创新攻关。开工以来,他们围绕隧道防排水攻坚难点,开展了水压光面爆破、拱顶防脱空预警、大型岩溶处置施工关键技术、富水岩溶隧道防排水专项技术等创新研究,加大同西南交通大学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沟通协作力度,将朝阳隧道打造成为“产、学、研、用”一体的综合创新研究基地。
贵南高铁贵荔段开通运营后,贵阳至荔波最快57分可达,将进一步便利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出行,助力旅游等产业发展,对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金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