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处处有“雷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姚占堂   时间:2023-09-18 【字体:

天还不亮,战友们还在睡觉,我就听见有人起床出去了,一会儿又有人出去了,他们这么早起床干啥?我摇了摇床,睡在上铺的位发民探出头来问我啥事,我说刚才出去好几个人干啥去了,他神秘一笑说做好事去了呗!于是,我三下两下穿好衣服,跑出去一看,果然他们有的给炊事班帮厨,有的打扫餐厅。看大伙干得真起劲,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80年代初,我在铁道兵部队那会,学雷锋做好事在军营蔚然成风。那时候,战友们上进心特别强,谁不想立功戴红花入党,或者提个干什么的。和我同年入伍的战友杨小平,每天主动打扫厕所卫生。他干了好长时间了,后来被战友们发现,在连队传开了。一天,指导员叫我出了一期黑板报,标题是《学习杨小平,争当活“雷锋”》。我还画了一朵速写大红花作为插图,引来许多战友观看,大家纷纷称赞杨小平是好样的!

过了几天,在班务会上,班长马显宗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时讲道:“大伙工作比较辛苦,尤其是杨小平做好人好事,为战友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一次连队军人大会上,指导员宣布给杨小平连嘉奖1次。战友们都觉得挺光荣的,就好像自己得了奖励一样高兴。从此以后,全班战友争做好人好事,宿舍的地前面有人扫了一遍,后面的人不知道又扫了一遍,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呢!

新训结束后,我分到施工连的木工班,主要任务是给连队做模板,修补门窗。当时加工任务也不多,班里新兵就3个人,有个战友因为分配不满意,经常在工作间哭鼻子。他说自己要能分配到团后勤单位工作多好,现在天天和锯子、推刨打交道,有啥出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我就经常劝他,慢慢他也想通了,后来工作干得相当不错。部队是锻炼人的地方,正像歌里唱的:“当兵才知道过去的模样太放松,当兵才知道自己的骨头硬不硬,当兵才知道什么是孬种和英雄,当兵才知道千金买不到战友情……”

我们平常主动帮老兵洗衣服、打水扫地。当然,大部分老兵也不让帮他们洗衣服。有时候看到老兵不在时,新兵偷偷帮他们洗洗衣服。投桃报李,反过来老兵对新兵也关爱有加,帮战友们缝被子、缝衣服之类的针线活就成了“心灵手巧”的老兵的专利了。

还有个别战友文化程度低一些,我就帮他写信、读信。后来,我调到了汽车连。离开之前,和战友们一起推荐爱哭鼻子的小王接替了我的文书岗位,连首长当场就答应了。其实,战友之间互相关爱,不仅体现在做几件好事上,更重要的是融入浓浓的大爱里,甚至个人发展的前途命运上。那时候,我利用礼拜天时间,经常回老连队看望老战友,共话离别之情,高兴着他们的高兴,欢乐着他们的欢乐。

那时候,南疆的冬天异常寒冷,我们汽车连的战友们,早早起床发动车辆。大家先用喷灯慢慢烘烤油底壳,然后用手摇把慢慢地摇动,没有好体力是吃不消的,一般需要近1个小时才能发动车子。就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战友之间把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友爱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的车辆准备工作就绪了,就去帮助别的战友,检查车辆迟迟发动不了的原因,检查是否是油电路有故障,或者替换战友摇车。大家同甘共苦,亲如兄弟。

在连队执行任务的时候,不熟悉的人根本分不清谁是官,谁是兵。因为在前行的车队里,你会看到精神饱满的连长正驾驶着CA10B解放车行驶在执行任务的路上,文质彬彬的指导员穿着油腻的工作服,说说笑笑和战士们一起维修车辆。每次指导员都表扬维修车间的卫生整洁干净是谁打扫的,弄得排长一时语塞。于是排长明察暗访,但一直没有找到这个“雷锋”。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是谁。排长也许早已知道,只是想给大家留个悬念而已。

记得有一次在连队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一个战友朗诵的《军营处处有“雷锋”》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有人问雷锋在哪里?我说他在月光下的哨位上,他在做好事的路上,他在军营的每一个地方,其实我们就是80年代的新雷锋,是雷锋精神的传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也许战友们相识不到3年就分别了,但在军营里,大家不管当兵时间长短,都始终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也许正是这种浓厚的正向引领氛围,让我们得到了文化的滋养,留下了追梦的印痕,成为受用一生的财富。至今回想起来,我一直庆幸生命里有一段当兵的经历。我骄傲,我曾经是一名铁道兵!

【编辑: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