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中铁十四局五公司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夯实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更多一线职工参与到项目技术创新工作中来,研发出诸多与项目建设紧密联系的创新成果,解决了项目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该公司华南区域预制基地承担的深江铁路项目和海珠湾隧道项目,涉及直径12.9米和直径14.5米的大直径管片预制和运输工程,大直径管片预制难度大,技术攻关点多。
华南预制基地(王鹏程 摄)
为进一步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工作,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在该公司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华南区域预制基地于2022年6月成立了“预制构件技术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12人,团队平均年龄32岁。“预制构件技术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各项预制构件生产专题研究,致力于解决预制构件生产难题。
创新工作室成员讨论技术难题(林杰 摄)
随着大直径盾构隧道在国内越来越多,盾构技术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结构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体系。预制混凝土管片作为隧道盾构法施工的核心内容,生产型式多样,导致生产管片的质量也会有巨大的差别。“优质的产品质量是我们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立足于市场的保障。”项目经理冯军委说道。
为保证产品生产质量,创新工作室确定了《大直径管片标准化建设及智能建造综合施工技术研究》课题,将信息化系统与厂内各智能化设备进行关联,综合运用,研发出一种大直径管片标准化建设及智能建造综合施工技术。“该技术通过信息化与智能化相结合对厂区各施工环节进行信息采集及过程控制,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工程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可追溯。”项目总工郎咸睿介绍道。
管片作为隧道内主体工程,对质量的要求高,施工生产工序较多,管片生产全过程质量信息数据庞大,依靠人工收集困难大,且易出错。针对此难题,创新工作室充分调研其他单位信息化系统,对厂内系统提出改进意见,同时与智能化厂家沟通,将厂内智能化设备与信息化系统对接,采用RFID芯片作为过程数据收集传递的载体,记录管片全过程生产数据,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汇总处理,形成完整的管片质量数据,解决了管片质量信息全过程追溯困难的问题。
为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创新工作室定期组织成员参观学习,对标同类型先进工艺,学习优秀同行的经验,激励引导工作室成员把先进的创新经验引入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创新工作室成员集体学习(林杰 摄)
截至目前,“预制构件技术创新工作室”已申报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论文6篇,形成五小成果5项。创新工作室成员撰写的《基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工程质量管理实践》被评为2022 年企业质量管理优秀实践案例,《BIM技术在深江铁路穿珠江口隧道超大直径管片预制施工中的应用》荣获2022第五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中优秀奖,《提高管片外弧面平整度合格率》荣获2023年山建协QC小组一等成果、中建协二等奖,《管片模具脱模剂喷涂智能装置》荣获第四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银奖。
【编辑:金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