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各级财务部门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企业发展总体稳健有序,主要经济指标有明显好转。”近日,中铁十七局电气化公司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回顾年度财务工作,经济运行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一年来,该公司深入贯彻落实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年度系列会议精神,紧密围绕以创效高质量发展为主体的“一体三面”工作方向,深化“四项转变,三项压实”工作举措,实施前端、中端、后端全过程管控,“三端发力”推动经济运行提质增效。
前端布局,筑牢创效基底
财务工作真正的价值不仅是分析数据,确保企业经济平稳运行,更重要的是参与到前端业务,在项目投标、上场之前,进行精细化成本测算,在前端把稳“舵”,定好“锚”,为项目创效奠定坚实基础。
新中标新能源项目(张璐 供图)
该公司严把项目效益源头关口,强化经营质量,在确保铁路四电、地铁机电及高速公路机电板块等主营业务任务饱满的情况下,加快布局以“风、光、水、储”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截至目前,新能源和新基建承揽比重占公司年度承揽比重的66%。
在新项目上场前,公司财务、经管、物资、经营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成本测算小组,紧紧围绕临建方案、施工方案、分包策划方案、物资供应、变更索赔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按照成本最优原则,有效开展上场效益策划,确保项目赢在起点,沿着正确、合理的方向高标准开局。
此外,该公司还不断加强财税策划,将资金预算的执行、票据置换、经费管控等工作设定为项目财务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多维度压实成本管控责任。加强税务筹划,结合项目当地的税收政策以及各成本要素的权重、税率等因素,加强项目税务工作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中端管控,强化内控效能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衡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试金石。在中端管控环节,该公司以成本管理为抓手,形成了领导班子包保、业务部门协同、双框架制度为保障的多位一体格局,全方位强化内控效能。
工程项目财务主要指标策划会现场(张璐 摄)
在法人管项目的基础上,该公司实行领导包保负责制,将项目经济运行情况纳入公司经理层领导包保范畴,实施“一对一”或“一对多”责任包保,进一步压实监督责任。领导班子全面了解、掌握生产和工作动态,及时发现生产和经济运行中的难点问题,实现两级管理,均衡生产,确保工期、成本、效益、资金的相互衔接,年度目标圆满实现。
该公司注重加强业务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制定“五量对比台账”管理标准,加强过程验工计价管理,严格遵守资金支付、物资采购、经费管控相关原则,财务、经管、物资、经营、工程等相关业务部门同步发力,协调配合打好“成本控制守卫战”。
该公司持续深化以“施组为纲的进度框架”和“成本计划的创效框架”双框架运行机制,将“成本框架”作为项目责任成本支出的“天花板”,把“成本框架”应用到项目成本管理全周期中,为企业经济运行“把关定向”。
后端闭合,提升经济质量
在项目建设后期,工期节点紧、资金风险大、结算资料多,更需要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措施确保资金“颗粒归仓”。该公司强力推进收尾工作、加大确权创效力度、加快供应链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财务团队(张璐 摄)
对于进入收尾验收阶段的项目,该公司坚持“应清必清、应撤尽撤、维护利益、防控风险”的工作原则,将收尾项目并账、银行账户销户等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定期通报、实时跟踪、过程督促、结果闭环,有效强化财务提级管控效果,确保项目收尾阶段成本费用可控,资金收支平衡。
该公司将变更调差工作贯穿于项目管理全过程,定时跟踪各项经济指标,尤其是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跟踪与督导,适时召开专题会、约谈会,重点事项重点研究,一线的事情两级做,破除确权难题。
在供应链体系建设方面,该公司通过优选合作供应商、分包商,与供应链力量建立“背靠背”的战略联盟,找准供应商、分包商的痛点和加深合作的契合点,将供应链的财务成本转化为企业的收益。
该公司以前端、中端、后端全过程成本管控为抓手,以效益为工作中心,以质量为做强根本,在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下一步,该公司将聚焦强基固本,突出价值创造,迎难而上,实干担当,实现企业经济质量再提升。
【编辑:敏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