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随着开挖直径15.07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各类部件陆续运输进场,“静候多时”的开阔场地开始繁忙运转。
这里宛如一个大型机械零件的“阅兵场”——
现场场地经过精心规划,分区明确且标识醒目,项目盾构工人手持清单紧张而有序地核对盾体、后配套台车等部件信息,同时认真检查设备状况,查看是否存在磨损、损坏等问题,一丝不苟地展开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在投入使用时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对后配套进行现场维保(彭雪 摄)
济南市航天大道穿黄隧道是第三条全国大直径穿黄盾构工程,是济南市“四桥四隧”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济南市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东起航天大道与县道X012(幸福路)交叉口,沿在建航天大道向西敷设,下穿规划滨黄大道和黄河后,止于西岸接收井。隧道总长3712米,为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双管双向6车道,其中南线盾构段长度3252米,采用一台开挖直径15.07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
2023年项目中标后,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两级层面就多次对盾构机选型策划进行针对性研究,按照“先调再采”的原则,从技术可行、工期安排、经济合理等方面综合考虑,拟定选用广州海珠湾西线隧道S1346盾构机。隧道计划于2024年7月贯通,盾构机拆解完毕后直接运输到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施工现场实施维保。
该公司设备物资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公司第一台下场后随即转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维保再利用的盾构机,也有望成为自主维修比例最高的大直径盾构机。
根据前期多方测算分析比对,盾构机整修改造总费用相比于租赁或新购方案,预估将节约成本上亿元;基于新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难点,以及前期对于盾构机的设计联络以及两次勘验得出的结论,盾构机需通过“新制+改造+整修”的方式进行整备和针对性提升;根据盾构机维修改造要求,除一些关键技术和不具备现场维修条件的部件返场维修改造外,其余整机70%的维修改造工作都计划在工地开展……如何统筹这台大型盾构设备维修改造工作,通过制定合理方案、建立严格制度等措施,实现经济、技术、安全等多个要素目标提升,整体筹划事无巨细。
盾构设备制造和后续施工,是大盾构隧道工程成功的关键,也是控制工程施工成本的“龙头”。今年以来,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项目陆续集结起一支现场经验丰富的“穿黄先锋”队伍,深入学习贯彻中国铁建及中铁十四局项目精细化管理相关要求,逐步落实公司“总成本领先”、“从严从紧”降本增效战略实施方案,从盾构维修改造开始着手,做好各级对接,做细实施方案,全面推动此项工作。
该项目盾构经理薛顺强表示,从今年年初确定选用该台设备后,项目团队就启动盾构机维修改造施工方案编制工作,对盾构机选型、盾构机转场、维修改造策划、成本预算等进行逐步细化。到今年7月,该盾构机从广州海珠湾隧道西线隧道下场。下场前,项目就派出盾构人员提前介入,到广州去跟机作业,对接下场后续勘验评估、拆机转运等事宜。
为力求实现设备性能和成本控制双提升,近段时间以来,在该公司维保中心和设备物资部的全面指导下,项目对出场运输、场地存放、维保整修工序展开、整修过程中标准制定、阶段验收、总结优化等盾构机维修全过程进行通盘考虑,进一步细化提升方案,尤其针对维修改造工艺标准、“改、修、换”决策等进行现场指导和把关。
目前,该项目按照“利用自有资源、能不改则不改、能少改则少改”原则,整修改造主体由委外向现场转换,除盾尾、主驱动等重大部件由专业厂家整修改造之外,其余部件在施工现场整修改造。项目还结合两次勘验形成的问题清单,精准定位需整修改造部件,除对箱涵吊机、仰拱块、倒车平台等进行适应性调整改造外,对于评估后能够继续使用的部件,不再进行改动;能够在现场自主维修的部件,不再送到委外厂家维修。
盾构工人为盾体气泡仓内喷漆(彭雪 摄)
得益于近年来大盾构公司对大盾构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不仅盘活既有设备资源,还逐步掌握设备维修改造“主动权”。在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项目,结合地质条件,他们采用新制同步注双液浆盾尾和双液同步注浆工艺,并自主采购后配套泵及管道系统;调拨济南穿黄北延项目既有双路采石箱;再利用并自主维修芜湖维保基地既有的4台闲置压滤机;还把原有的仰拱块改造、倒车平台委外改造变更为现场自主改造……这些举措激发了降本增效的“源头活水”,相较于新制或者委外改造,直接节约一大笔成本。
“截至目前,盾构机所有部件已全部运抵济南施工现场,盾构机主机部分维修改造已完成40%,委外维修件拆除完成80%,盾构机委外维修的主驱动完成40%,新造双液浆系统完成30%,盾尾新造完成25%。在今年12月底,S1346盾构机将‘焕发新生’,在济南新一条穿黄隧道再立新功。”薛顺强介绍。
作为重资产企业,大盾构公司如何盘活资产是重中之重。提高盾构设备管理能力是该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项目对既有盾构设备的精细化现场维修改造,将实现盾构设备成本控制与效益最大化,还将为公司后续设备维修改造和再利用积累重要实践经验。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8414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四十号 邮编:10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