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网页版
> 专题专栏 > 先进模范 光耀铁建 > 先进人物

胡东坡:24小时,时刻绷紧“抢险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婧 董晨  时间:2024-11-25

“抢险现场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抢夺‘黄金救援时间’。”胡东坡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对他来说,抢险救灾是为生命抢夺战按下“加速键”,是时间和速度的挑战,是生与死的较量。

胡东坡,现任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十七局太原队常务副队长,201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工15年,参加抢险救援23次,先后获得敬业奉献“中国好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优秀学员”“山西省防汛抢险救灾先进个人”等5项国家、省部级荣誉称号。其所在的抢险救援队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隧道应急救援实训班优秀团队”“山西省青年文明号”“山西省最美劳动集体”等多项荣誉。

从零开始,争做业务技能精兵

胡东坡在通信指挥车内制定抢险方案(苑宏帅摄)

2013年10月,在施工一线已工作6年的胡东坡主动放弃了项目工程管理岗位,毅然加入抢险救援队。当一切从零开始,在提升自身“硬功夫”的同时他也不忘加强“软实力”,他抓住所有的闲暇时间努力学习救援基本知识、设备原理及操作,不懂就咨询相关专家,不断地从理论和实践上反复验证,不到一个月,就熟练掌握了自主研发的液压顶管救援设备和新引进的FS-120CZ大口径水平钻机操作技能。

2018年,在太焦高铁项目历时2个月的演练中,胡东坡积极投身到钻机试验,实操训练,以及配套救援设备的升级完善工作中。通过一次次重复训练、演练,深入分析钻机累积数据,他逐步掌握了钻机救援的成套工艺,业务技能与知识也有了质的飞跃,为后续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救援现场复杂多变,必须掌握更多的救援方法才能灵活应对。”胡东坡时刻告诫自己。那些默默无闻的日子里,靠着勤奋和努力,他逐渐蜕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救援人才。

逆险而行,赢得抢险救援主动权

胡东坡在山西祁县南同蒲铁路昌源河大桥救援现场(武将 摄)

成为第一支率先抵达抢险集结点的队伍,鏖战12个日夜连续抽水作业180个小时,清除积水18.7万方;冒雨10小时搬运7000吨石渣,助力南同蒲铁路恢复通行;8小时浴火奋战扑灭长凝镇突发山火……在一次次抢险救援中,胡东坡所在的抢险救援队用“中国式救援”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2021年9月下旬,山西普降暴雨,创造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降水量,多地出现内涝、洪水、滑坡等地质灾害,省内南同蒲、瓦日、侯月等多条铁路干线发生险情。灾情发生后,胡东坡迅速按照上级指示,完善救援方案,带领抢险救援队累计出动指战员125人次,携带救灾物资、大(中)型专业救援设备18台(套)赶赴现场,配合机械设备24小时不间断抢险,在3次抗洪救灾抢险中,累计抽排水量约32万立方米,在2次铁路路基塌陷抢险救援中,顺利与兄弟单位配合,成功抢修铁路双线路基,牢牢把握抢险救援主动权。

“我们永远会记得你们。”“有你们在,家就有希望了!”……抢险结束后,一句句情真意切的感谢、一面面饱含敬意的锦旗都是对胡东坡与队员们逆行出征、及时奔赴的最好诠释。

沉下心思,让应急救援更高效

胡东坡(右一)与队员研究抢险救援设备(苑宏帅 摄)

“渣体已清除,可进一步实施救援。”在抢险救援队导坑训练场内,胡东坡全神贯注地盯着正处在研发阶段中循环作业的DG440BJ型步进式液压顶管机及配套设备,一遍遍地进行着反复论证。

如何保持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始终走在前列,达到一流水准?胡东坡与指战员们沉下心思开始研究救援利器。历时9个月,他们成功研发了1020液压顶管救援装备,该设备不仅适用于大块(孤)石少、粒径的塌体顶进,还能在沙砾和黄土渣体以及坍塌后的隧道内减少扰动影响,具备结构紧凑、操作简便、运行顺畅等诸多优势,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中国铁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在吉林、山西、甘肃、福建等全国六省市得到推广应用。

此外,他主导研究的《隧道顶管救援成套技术和工艺研究》获得中国铁建2015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铁道协会2016年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为提升高效应急救援能力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是胡东坡的行动指南。面对无数考验,胡东坡与所抢险救援队从未退缩,他们始终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成为“安全感”的代名词,书写着国家和人民最信任的“中国式救援”。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8414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四十号 邮编:100855 维护: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