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工作动态

智慧赋能助力提质增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彭特   时间:2024-03-25 【字体:

3月19日,在浙江舟山金塘管片厂,数智化生产线不仅保障了管片的生产质量,也提高了管片生产效率和精度,为高标准建设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提供了坚实基础。

该数智化管片厂只是中铁十一局贯彻落实中国铁建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铁建旗下的“领军企业”和国务院国资委“标杆企业”,该集团紧跟数字化发展趋势,智慧赋能施工生产、装备制造,并在施工一线广泛应用,实现了降本增效、安全生产等目标。

深江铁路“鲲鹏号”盾构机刀盘下井(冯亚杰 供图)

聚焦前沿技术领域科技研究,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引领大直径盾构隧道建设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该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验室,重点开展复杂地质大盾构隧道全过程、全流程、全场景智能建造技术体系研究,智慧盾构管控、复杂条件下盾构超近距下穿既有线、极限狭小空间大直径盾构快速解体技术等3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在多个项目广泛应用。据介绍,该集团城轨公司盾构安全掘进里程已经超过700公里,甬舟铁路、深江铁路、成渝中线等超大直径盾构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该集团汉江重工公司研发制造的千吨级高铁箱梁架桥机“昆仑号”、大跨度伸缩式移动栈桥、智能隧道衬砌台车等智能装备广泛服务于国家重点铁路项目,在国内30多个城市完成极端工况建设任务;桥梁公司现代化“智慧梁场”“智能化高铁轨枕生产车间”已经成为高铁项目的“标配”,实现了预制梁场、轨枕制造生产有序、高效率、低成本的全过程智慧管控。三公司全国首创本邻两线铺轨机组减少劳务人员60%,铺轨施工效率提升40%;四公司智能摊铺机设备可实现路面‘3D打印’技术,将路面摊铺精度精准控制在毫米级;电务公司高铁接触网腕臂智能化生产线的产能为人工预配的5倍,单套腕臂预配成本却仅为人工预配的一半。

施工人员使用智能群吊进行长钢轨卸车作业(彭特 摄)

此外,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二衬智能信息化浇筑台车、隧道二衬多功能雷达检测车、仰拱自动振捣整平机械手、隧道巡检机器人、智能群吊等一大批智能设备,拌合站一体化管理平台、CIS信息化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智慧云砼”小程序、铺架综合管理调度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在基层一线成熟运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

“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未来将是‘基础性工程’,是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的主要方向。”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明介绍,中铁十一局将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不动摇,聚焦基层难题,开展务实研究,多出“接地气”的实用性成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数字技术、智能装备等在项目一线落地应用,以科技赋能企业提质增效、传统产业升级。

【编辑: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