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铁建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40周年之际,我专门采访了项目群唯一还在岗位上的老铁道兵孙瑞忠同志,聆听这位老铁道兵的故事。
谈及自己40余年的职业生涯,孙瑞忠开心地说,我人生最幸福的事有两件:第一是在1981年,赶上了国家征召最后一批铁道兵;第二是脱下军装换上工装后,连续做了40年的铁建人。
无论是穿上军装还是换上工装,孙瑞忠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建设精品工程,把一生都献给国家,这是铁道兵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也是他对企业的赤子之心。
“当铁道兵是我这辈子最光荣的事,也是改变我人生的一件大事。”孙瑞忠说。
那是1981年冬天,19岁的孙瑞忠中学毕业后,在山东阳谷县的乡村老家务农。有一天,他听说有支专门从事基建的部队来地方招兵,从小就有军人梦想的孙瑞忠赶紧报名,通过体检、政审,最终幸运地成为当年的一名新兵。
孙瑞忠后来才知道,自己参加的是大名鼎鼎的铁道兵部队。3个月的新兵连生活,让他对这支铁军部队的英雄历史崇敬不已,同时也被铁道兵先辈的事迹所震撼,于是暗下决心,这辈子一定当好铁道兵。
“但是我却不知道,自己的部队马上就要退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转入铁道部,这对我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孙瑞忠表示,刚当了一年多的兵,享受作为一名人民解放军的荣光,享受成为一名铁道兵的那种自豪感,听到改编的消息,内心五味杂陈,竟一夜未眠。
随着和平建设时期到来,有着35年历史的铁道兵部队响应国家号召整体转制,并在1982年4月9日正式被撤销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次年正式并入铁道部,至2003年划归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建筑央企,书写了新中国建设史上一段“兵改工”的壮丽篇章。
“虽然只当了一年多的铁道兵,就脱下了军装换上了工装,从铁道兵到铁建人,但我是铁道兵的本色从来没变过。”孙瑞忠说,此后隶属关系和名称几经变更,自己有幸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正是“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指引中国铁建成为国家建筑行业的中坚力量,中国铁建也被媒体称为中国“基建狂魔”。
孙瑞忠参军时所在的铁道兵部队4师,这也是我们中铁十四集团公司的前身。40年来,他跟随企业转战全国多个城市,参与了多项工程建设,先后担任中铁十四局北京办事处汽修厂经理、书记,中铁十四局水利水电公司小表项目部物资副经理,中铁十四局建筑公司西安项目群副经理等职务,实实在在成为工程建设战线上的一名老兵。
“当年全靠铁锹洋镐大筐扁担,肩扛人抬进行施工,每天‘抬大筐’,肩膀上磨得都是血口子。现在更多运用的是机械设备,工地管理也是全智慧化管理。”谈及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40年变迁,孙瑞忠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一代代铁建人对精工品质的内在追求,最终形成了大国工匠“品质铁建”的金字招牌。
2022年,孙瑞忠即将年满退休,考虑西安项目群经营规模的扩大,现有的管理人员普遍年轻,工作时间短,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难以适应项目群高质量发展,还需要老同志的传帮带,项目群党总支书记张文东邀请他留下,继续再干2年。“干了一辈子工程,虽然退休生活是我的向往,但是项目需要,服从组织决定是一名老铁道兵的职责。”孙瑞忠说。
“虽然老孙兵转工40年了,但铁道兵‘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融入他的工作日常,走起路来带风,做事则一丝不苟,这些都深深影响和带动着我们项目的同事。”张文东说,他和老孙一起工作近7年,作为老同志的他,任何时候都能服从项目群的安排、领导的调遣,处处以大局为重,绝不提条件要求。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采访结束时,老铁道兵孙瑞忠激动地唱起了《铁道兵志在四方》,他以此勉励我们这些新一代铁建人,要继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铁建智慧和力量,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中立新功。
【编辑:佳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