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幸福慢车,速度与温情的交响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馨   时间:2024-04-25 【字体:

时代变迁中也有不变情怀,犹如一首悠扬的交响曲,低吟着对大山深处的挚爱与担当,这是我观看电影《幸福慢车》后最大的感受。

在高铁快速发展、四通八达的时代,传统的绿皮火车逐渐被取代和淘汰,但“慢火车”却以其特有的方式,坚守着那份对大山深处的关怀与责任。作为高铁项目的建设者,我们或许习惯了与速度竞赛,致力于打造更快、更便捷的交通动脉,而“慢火车”则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慢下来的意义,那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坚守,对每一寸土地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现在老家的长辈还是喜欢绿皮火车,在车上她可以售卖现采的菌子,也可以买到生活的日用品。”合武项目上一位来自贵州大山里的同事介绍到家乡的“慢火车”。时代在发展,我国却仍保留着81对公益性“慢火车”,覆盖着20余个省区市。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慢火车”将闭塞的土地与外界联通,赶集求医、探亲上学、外出务工……逢站必停的“慢火车”,它是走出大山的“最先一公里”,也是连接故乡的“最后一公里”,汽笛声响起,“慢火车”生动践行着“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时代承诺。

“小人物”托起“大民生”,“小慢车”映射“大时代”。一趟趟穿行在崇山峻岭间的“慢火车”,连通了山区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在穿越天山山脉、行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和田玉龙号”列车,手工艺人在“流动巴扎”推销手工木制品;内蒙古深处的6856次列车,是托载孩子求学赶考每日如约而至的“草原校巴”。幸福慢车不仅展现了铁路沿线乡村的美丽蜕变,更让我们看到了铁路人平凡岗位上的不凡贡献。

“朝发夕至,风驰电掣的高铁速度,目的是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翻山越岭,温情守望的‘慢火车’,为的也是把日子过得更好。我们建造高铁,就是想让‘人民生活幸福’来得更快一点。”我的师傅是这么为我解释火车的快与慢的。“快”是中国速度,“慢”是中国温度,这与我们正在参建的合武高铁项目不谋而合,我们建设的不仅是高速度的铁路,更是连接希望与梦想的桥梁,助力着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着乡村振兴的进程。

悠悠“慢火车”,浓浓“民生情”。在中国高速铁路网上飞驰的每一列火车,都将是幸福慢车精神的延续,承载着速度与温情,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书写着属于我们的铁路故事。

【编辑:敏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