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首项任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中国铁建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鼓励全系统抢抓新机遇、抢占新赛道,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走在前列、干出实绩,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绿色智能盾构管片生产线上的“智能工友”喷涂机器人(魏海净 摄)
绿色智能盾构管片生产线上的“智能工友”重载AGV(臧国强 摄)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中国铁建战略性新兴产业“8+N”产业的重要一环,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做专装配式建筑,在发挥传统专业预制优势的基础上,精准延链智能装备领域,又通过装备研发的“智能工友”,进一步助力装配式建筑生产,环环互推培育出新质生产力,绘就传统预制产业的“新”丰景。
工程师调试新研发机器人(季祺力 摄)
工程师组装调试重载AGV(饶秀娟 摄)
重载AGV亮相2023年深圳大湾区国际智能工厂展会(饶秀娟 摄)
重载AGV亮相2023年深圳大湾区国际智能工厂展会(饶秀娟 摄)
走进位于天津市东丽区的全国最大高铁盾构管片预制基地,近400米长的智造车间,两条第五代绿色智能盾构管片生产线正有序运转,一个个灵活运转的“工友”引人注目,清理、喷涂、抹面、运载作业全部由机器人工友完成。现在,每条配置10名工人,生产效率提升了30%,劳动强度降低约50%,月最大产能600环,可满足4台盾构机同时掘进的需求。
全国最大高铁盾构管片预制基地(陈雨佳 摄)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房桥公司是一块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试验田,生产基地投产了企业自主研发的行业内首条装配式住宅智能生产线、国内最先进的管片智能生产线,在行业内实现了“精准布料”“智能排产”“钢筋智能加工”“机器人联动系统”等领先技术,突破了传统混凝土低水平预制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局限,以科技赋能精品预制,满足了新形势下重难点工程对高品质产品的需要。
装配式住宅智能生产线(陈春霞 摄)
传统产业要深度转型升级,就离不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基地内的智能装备研发车间,技术工程师们各司其职,在生产线实现智能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聚焦装配的智能化控制开展研究。核心硬件模块化、环境感知导航算法、执行端精确定位……通过建模验证和车间实地测试,研发车间自主研发的自动纠偏算法成功提升了AGV运载小车的运载效率,助力京滨津潍铁路、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昌九铁路天祥大道隧道等重难点工程建设。目前,工程师们正加紧开展有关超高速AGV、清模升级版机器人、智能箱涵生产线的有关研发。
智能装备研发车间工程师们正在调试重载AGV(季祺力 摄)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实现生产力跃迁的关键。智能装备分公司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加快新产品研发,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主引擎”。研发的“钢筋笼自动检测系统”和“作业机器人联动系统”均为国内行业内首次研发应用,实现了高铁盾构管片生产的数字化管理、指尖上生产和可视化监管。
工程师调试钢筋笼自动检测系统(季祺力 摄)
向新而行、向新而进。目前,该公司正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室内外钢筋笼运输AGV、管片自动喷淋车、60吨箱涵运输车、小管片室外运输等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实现应用场景的新突破,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编辑:佳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