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略过,天逐渐热了起来。几日前,公司工会办的娜芬姐风风火火来到办公室,将一张空表格摆到我们面前。
“属你们部门娃娃多,‘六一’活动,都给孩子报个名吧!”大家一听是儿童节,紧忙翻开日历,不到半个月时间,可得赶紧张罗一下。
“姐,孩子上小学了,周末还得学特长。”“姐,我家的也一年级了。”“哈哈,我家的小,必须报名!”……相比于去年报名的火爆程度,今年却稍显不理想。
“真是岁月不饶人,小家伙们都上学了。”娜芬姐一边在纸上欻欻地写着,一面不住地感慨时光无情。窗外艳阳明媚,绿树成荫,密密层层。回顾女儿的成长印记,“娘家人”一直陪在身边,如亲人般温暖。
在女儿的书柜里,摆放了一组乐高积木、一套《麦小麦诗词奇遇》、一把国风手工扇面……这些“宝贝”都是公司工会送女儿的儿童节礼物,还有小时候用的书包、水壶、早教机。这些旧物件,连接起女儿成长的脉络,更串联着企业对职工情深意浓的关爱。
第一次参加儿童节活动,女儿刚两岁出头,在公司会议室。从工会发来的照片看,孩子们收到礼物,都开心得合不拢嘴,唯独女儿小小的躲在角落,极力避开镜头,低下头,小手无处安放。
后来听母亲说,女儿收到新书包后,恨不得马上背出去“显摆”。显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往后每年儿童节,女儿都是工会的“常驻嘉宾”。为了参加活动,还专门从幼儿园请假,一句“去参加我妈妈单位的活动!”惹得同学们羡慕不已。
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公司家属院的很多孩子们就是在单位的呵护下长大的。这些暖心的过往,我在公司史料室留存的档案中寻得一二。其中有张孩子们围坐一圈听大人讲话的照片,让我印象深刻。人群后面停放着一辆军绿色的卡车,还有部队行军的联排帐篷,人群中还有抱着婴儿的妇女,我猜想,那大概是某个建设工地,孩子们正在听叔叔阿姨讲铁道兵的故事。
听老一辈职工讲,当年公司还被称为工程处的时候,每年暑假都会举办“夏令营”,不仅活动内容丰富,日常管理也规矩严格,不能迟到早退,必须听从指挥,还配置了铁道兵教官指导军姿。活动最后,将举行文艺汇演和表彰大会,歌舞节目都是孩子们排练演出的,表彰的奖品都是田字格、大演草、水彩笔等文具用品,寄托了企业对下一代的殷殷关爱。
女儿升小学后,能够参加公司儿童节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她依然被单位的叔叔阿姨们惦念着。今年劳动节,我带着女儿去爱人工地探亲,短短几天时间,同事们在细节上给予孩子满满的幸福感。
回忆起来,女儿仍是一脸傲娇,被呵护、被关爱、被放在心尖……更重要的是,她为妈妈是一名铁建人而感到自豪。
【编辑:刘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