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黔张常铁路到蓬莱滨海路,从岚罗高速到枣庄产城融合项目,在尘土与汗水交织的舞台上,他默默书写了近九年的青春之歌。他不曾追求过引人注目的光环,却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非凡的故事。他是枣庄产城融合项目计划合同部部长王伟超。
2015年7月,刚从学校毕业的王伟超来到了黔张常铁路项目。在项目建设中,王伟超负责管辖的凤翔立交特大桥是该线路唯一穿越县城城区的桥梁,存在人员车流众多、软弱流沙层地质等复杂的施工环境,安全风险极高。
“经验不足,那就多问问,多出去跑跑。”王伟超多次前往现场勘察,从同事和工人那里学到不少知识。在同类型施工的对比分析中,也提出了很多实用性建议。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他率先提出抛石回填法及15m钢护筒跟进施工工艺,成功攻克湖北地区特有斜岩和深层地质流沙等诸多技术难题;在大跨度桥梁和高墩施工中,面对工期紧、安全质量要求高等众多外部因素,通过不断摸索,积极创新,采用预制加现浇结合工艺进行空心薄壁墩墩帽封顶施工,不但保障了高空作业的施工安全,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连续梁施工过程中,更是提出了孔跨调整、连续梁横隔板振捣孔埋设及挂篮兜底配合防护棚架等施工工艺,为黔张常铁路顺利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王伟超转战鲁南高铁项目,面对费县北站站场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制定挤密螺纹桩地基加固处理方案。站场路基正线采用等截面挤密螺纹桩进行加固,同时运用了“桩+帽”结构的加固模式,在成孔过程中挤密了桩间土,严格控制了桩侧土的密实度、侧阻等物理力学参数指标,提高了桩基承载力。另外,成孔过程中不出土,避免清理出渣的施工环节,节省了钻孔出渣所需弃土场用地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施工中的难题就像潮水一样让你不停往前追,但你可以形成更大的洪流,追着潮水奔跑。”这是王伟超在岚罗高速项目的工作实感。
2019年5月,王伟超来到岚罗高速项目,负责对综合场站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把关。面对场站配置不足、生产能力受限、周转材料及设备投入不足等众多棘手的问题,要想在1年多的时间内实现通车目标,这是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一门心思扑在现场勘测和解决方案上,多次带领团队深入筹划,精准施策,迅速作出战略调整,果断提出了新建存梁场、箱梁场、小型构件场等,为岚罗高速如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除了勤奋学习,钻研业务,工作中还扎实肯干,不怕吃苦,甘于奉献。”这是同事对他的评价,也正因为这样,他的技术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为后续经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王伟超给徒弟讲解知识(罗靖涵 摄)
“转战计划成本管理后,如何强化成本管理能力,成为了他的核心任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亲眼看着他手里的本子换了两本。”枣庄产城融合项目部计划部部员王虎生说,在担任计划部部长期间,王伟超深入利用政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充分研究地方相关规定、制度、文件,对工期较长、验收复杂的工程子项进行施工方案和经济效益分析,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减少了工程子项对整体工程的不利因素。
作为项目成本管理负责人,他深知培养一批专业素质优良、工作作风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此,他严格落实公司导师带徒等系列人才培养制度,手把手、心连心,做好成本管理人才的“传帮带”,在他培养的“徒弟”中已有多名成为项目中坚力量。
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克难奋者先。面对工程中的种种难题,他总能耐心细致地分析,不畏艰难地探索,直至寻觅到解决之道。他的成长之旅,是一曲攻克难关的赞歌,是对目标执着与工匠精神的深情致敬。这就是王伟超,他用拼搏奋进的精神激励着身边人,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无悔与担当。
【编辑:刘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