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工作动态

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科技“金钥匙”打开高质量发展“智慧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郗大新   时间:2024-07-11 【字体:

日前,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3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由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牵头组织完成的“复杂环境条件下岩土结构体的灾变机理及工程应用”榜上有名。同时,由该公司申报的“爆破振动灾害多指标联动防控与绿色高效施工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被列为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贵州省企业技术中心、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铁贵州公司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科技“金钥匙”打开了企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智慧锁”。

科技立企做优做强

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秉承价值创造,矢志科技报国,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他们打造科技品牌、弘扬创新文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集智赋能,积极投身建筑科技创新事业。

参建的广西驮英灌区客兰东干渠项目(徐桢 摄)

由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施工建设的广西驮英灌区客兰东干渠项目是该公司已完工的最大水利投资项目,为提高施工安全,确保隧洞施工节点目标如期完成,建设者们根据现场施工实际,采用动能有限元分析,提出了特小断面改扩建隧洞分段爆破洞挖施工工法。通过工法的运用,有效解决了传统爆破法因掌子面掉块严重的难题,同时有效控制了水利特小断面隧洞,在原有旧隧洞基础上进行扩建时,设计开挖轮廓线与爆破后实际成型洞面轮廓线之间有较大空腔的问题,该工法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并获贵州省省级工法1项、陕西省职工先进操作(工作)法1项,以及中施企微创新技术大赛三等成果,工程项目获“2022年度广西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

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聚焦BIM应用,大数据平台等专项课题,提升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贡献值。在内蒙古包头市方兴·山屿湖项目建设期间,他们通过运用BIM技术进行多专业可视化管线排布,对关键节点进行优化,把生成节点的三维视图和剖面视图对工人进行工作交底。在呼和浩特市泽信青城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们始终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突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严把工程实体质量,突出过程创优,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一期一标段、二标段,分别荣获呼和浩特建筑安装工程优良工程、优质奖(青城杯)。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安紫高速公路养护项目部在中红土大桥等5座桥梁安装了桥面温度预警系统,通过利用桥面温度预警科技,随时远程监控桥面温度,极大地减少了抗凝保通期间的人力和机械的投入。而移动监控系统的应用,则给养护工作安上了“千里眼”,不仅可以监控进入高速公路的人员并实时报警,还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对事故频发地段进行监控,保证了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在杨武服务区水毁边坡施工中,他们采用了混凝土菱形护面墙+矮路堑护脚墙、路堑挡土墙+锚杆框架梁和格宾石笼网等3种边坡防护,为恢复道路畅通赢得了时间。贵州省交通运输厅领导在调研时曾说:“安紫高速公路作为省厅‘养护示范路’,贵州省新时代‘多彩贵州·最美高速’,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运用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全力打造公路养护科技新引擎功不可没。”

科创强企创誉创效

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坚定科技创新,强化战略思维,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持续抢抓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战略窗口期,结合施工生产实践,以科创彰显“国家队”实力。

参建的贵安职业学院项目(陈娜 摄)

贵州省贵安新区的玉衡路车田河大桥是贵州省首座装配式建筑大桥,大桥建设曾备受《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和贵州卫视《贵州新闻联播》节目等央地主流媒体聚焦关注报道。在主体结构拼装作业中,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建设者将传统大跨度桥梁现浇作业变为工厂钢箱梁整体分解构件组装,不仅便于运输,安装速度快,而且施工现场占地面积、安全隐患以及后续作业也大大减少。车田河大桥装配式钢结构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业化和产业化,104片钢箱梁的架设由设计60天到45天完成,缩短施工工期15天,而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传统现浇作业节能环保。

在贵阳城市轨道交通S1线一期工程首站的皂角坝车站基坑边坡施工中,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创新性引入了“绿色装配式边坡支护技术”,即采用绿色环保标准构件取代现浇构件、使用装配式施工工法取代传统现浇施工工艺的创新性支护体系。经测算,每1000平米长基坑施工,绿色装配式护坡仅需3名工人用1天的时间就能完成,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喷锚式护坡可节约工期80%以上。同时,由于可回收、装配式,重复性使用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该技术在贵州省建筑市场使用尚属首次,而它具有的施工速度快、可周转次数多、无建筑垃圾产生、节能环保等特点,以及安装无需任何机械,施工过程零碳排放,避免了锚喷式护坡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和土壤污染,对贵阳城市轨道交通S1线一期工程打造绿色、环保精品工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贵安职业学院项目是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入驻贵安新区的首个工程项目。上场伊始,他们坚持科技精细化管理,以技术先行、工艺创新、微创微改为主导,达到了防治质量通病、排除施工难题、提高作业工效等多重最佳效果,项目实现创利400多万元。在室外管网施工中,工程师们对原方案进行优化,在管网基沟底部浇注10厘米的砼垫层,并用砂子进行回填,对于路面通车部位的管道用混凝土包裹,有效防治管道破裂和漏水的质量通病,在贵阳市质检站的质量验收中一次性通过,工程项目获评贵州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科研兴企共建共赢

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建设智慧工地,提升服务价值,保持创新动力,巩固行业地位。围绕平台搭建、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积极开展产学研校企合作共建模式,以科创优势巩固发展优势。

参建的乌长高速公路项目文昌宫特大桥精细化管理观摩现场(祝娇 摄)

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以智慧工地推广建设为目标,完善各类科技创新支撑性平台,深度激发公司科研活力。公司所属工程项目均在施工现场入口处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实现了人员安全准入的智能化,缓解了施工场地安保工作压力。引入的实名制劳务管理系统,通过手机APP认证终端,对劳务人员进行身份证、银行卡及人像信息采集录入,与安装的智慧工地门禁系统物联,实时统计现场在场人数。建立的安全体验馆,通过VR实景模拟体验,感受高处坠落、边坡坍塌等常见危险,以身临其境之感提高现场作业人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设置的扬尘噪声监测器及有害气体检测仪,通过对露天场地风向、扬尘、噪声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快速调整施工措施,做到绿色、环保、文明施工。

他们根据工程项目需要,将《复杂山区峡谷地区大跨度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研究》等27个课题列为2024年科技研发计划,其中新立项科研课题24个,延续科研课题3项。在贵州乌长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全长1600米的文昌宫特大桥作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为了提高工效确保安全质量,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建设者们经过方案优化和科学比选,在大桥高墩施工中创新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工艺,这也是贵州省唯一一座在高墩施工中全面采用该工艺施工的桥梁。与传统工艺相比,液压爬模施工工艺让桥墩模板“自动升高”,省去了人工和吊车配合,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还节约了施工成本。

同时,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与湘潭大学、长安大学、贵州大学、南昌工学院等高等院校积极开展《装配式混凝土路面深化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极破碎岩质边坡精准控制爆破节能增效关键技术及应用》《临江富水区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治技术研究》等多项课题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有《极复杂岩溶区高速铁路隧道安全建造关键技术》《大断面隧道高能低损精准控制爆破关键技术及应用》2项成果申报贵州省科技进步奖,现进入评审阶段。

近年来,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秉承打造高科技新型建筑企业目标,建立起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科学技术管理体系、研发项目组织管理机制、研发经费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成立了“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张俊生创新工作室”等7个科技创新工作室,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193篇,拥有省级以上工法20件、有效专利76件,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综合年均增长率33%以上,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不断加强的知识产权投入,公司主营业务快速发展,市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