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聚能管”爆破施工减少超挖量,签订混凝土超耗责任状,成立公司混凝土超耗攻关小组……今年以来,中铁二十五局四公司紧紧围绕以“成本管理”为核心,针对隧道混凝土超耗严重影响项目效益的“老大难”问题,强化“过程控制”主线,突出“效益最大化”原则,全面推进隧道施工精细化管理,严控混凝土超耗,在降本增效上努力挖潜。
练好内功强管理
项目精细化管理必须会算账,成本控制是企业的生命线。作为项目管理的后台,该公司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确保精细化管理要求执行落地。
面对混凝土超耗难题,该公司组织召开全员混凝土损耗管理分析与预控会,全面梳理和通报近5年来在建项目混凝土管控的实际情况,开展混凝土超耗管控经验交流,树立“先算后干、边干边算”的管控意识。通过建立“在建项目混凝土消耗数据日调度机制”,及时收集公司各隧道掌子面混凝土消耗情况,分析出最好指标、平均指标、最差指标,及时沟通,精准掌控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混凝土损耗率降低目标,明确奖惩措施。督促指导各项目对混凝土损耗管控责任进行分解,以“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和“方案必比选”的原则,从人、机、料、法、环、测等环节出发,将责任压实到各工区负责人、工点技术人员、施工队伍,并签订责任书,每月及时考核奖惩。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组织开展工程数量、物资材料数量“两量”管控的研讨分析,明确了“两量”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制定了实现路径。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工作和手段,通过公司级平台的搭建确保了项目混凝土消耗数量管控标准的一致性、协同性、复用性,确保了混凝土管控的精准、及时、高效。
控制超耗有妙招
“隧道混凝土超耗关键在于爆破开挖和沉降控制,过去软弱围岩爆破粗放,一炸一大片,炸空的地方都需要混凝土来填补。”该公司工程部部长魏磊说道。
围绕精准开挖和控制沉降两个切入点,该公司从爆破技术更新入手,推广使用聚能管,在广西地区围岩较好的地段,采用聚能管爆破施工,可有效降低对围岩的扰动,减少超挖量,提高光面爆破效果,同时使用聚能管单孔用药量可节约450克,每循环可节约39.3千克。项目建设者还开展钻孔施工研究,根据围岩等级调整各炮孔装药量,调整钻孔角度和深度,确保炮眼间距、装药量和最小抵抗线3项要素达到最优化布置。柳梧铁路项目通过降低周边炮眼间距,改进仰拱爆破炮眼布局,不仅提高了光面爆破效果,而且上台阶炮痕残留率达86%以上,有效减少隧道超挖现象。
柳梧铁路项目举办全线隧道光面爆破及初喷混凝土平整度施工观摩会(张斌 摄)
解决了高精度的开挖,该公司又把目光投向控制隧道沉降,利用徕卡MS60断面扫描仪快速测量特性制定相应管控制度,采取终端控制界限、沉降等数据,加强预留沉降量的变形量监测,及时调整实际预留量,避免了因二衬厚度不足,导致换拱引起增加混凝土损耗量。与此同时,项目建设者还通过加强隧道喷射混凝土配合比检验,建立混凝土申请机制,提高混凝土保供能力,有效避免因为混凝土质量造成的浪费现象。
技术体系来保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施工技术管控离不开体系的保障、研究费用的投入和高素质人才的支撑。
该公司健全工程技术专家管理制度,组织公司专家、技术、经管、物资、检测试验等人员成立了公司混凝土超耗攻关小组,从施工工艺、经验交流、合同分包、计价管控、考核奖惩等方面对项目部进行全面帮扶和服务。攻关小组确定混凝土超耗管控总课题,结合各在建项目实际情况梳理归纳,细化子分课题进行调研攻关,制定对应施工工艺、工法标准,明确管控指标,形成“作战方案”,过程中做好各项资源配置,及时修正和调整方案,确保“不打无准备之仗”。
该公司还改革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建立了稳定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和内外合作机制,通过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组织工程科技部、工会工作部、检测中心共同整合形成了创新平台、产学研用基地、试验检测平台三位一体的科研攻关体系,打造人员结构合理,多种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的科技创新队伍,逐步走出一条“创新出特色、特色出优势、优势出效益”的发展之路。
在精细化管理的推动下,该公司隧道施工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柳梧铁路项目和西成铁路项目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损耗较之前降低分别降低19%和23%,二衬模筑混凝土损耗分别降低6%和1%,有效减少混凝土浪费,节约了施工成本。
【编辑:金雨】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8414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四十号 邮编:10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