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九游(中国)

精益建造,打造产教融合新样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苹 刘晓芳   时间:2024-09-24 【字体:

近日,中铁十六局城发公司承建的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一期)建设项目顺利竣工交付。建成后,将与周边企业形成产教融合的职教园区,对枣庄市打造产教融合新样板和职教发展新高地,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建筑面积21.9万平方米,单体建筑17栋且异形建筑施工体量占比近70%……这块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硬骨头”被项目团队顽强地啃了下来。

圆满实现竣工交付(刘晓芳 摄)

上场以来,项目团队坚持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强化过程控制主线,创新推行“自带劳务班组”管理模式,做实做优细节管控,夯实技术措施保障,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推动项目实现优质履约,并顺利滚动发展。

向新向实,提升管理质效

“与其在传统模式里被动内卷,主动求变才是成功关键。”项目负责人汪海龙表示,落实全过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探索“自带劳务班组”管理模式,就是要调动团队内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全方位的自我革命,更好应对市场环境变化。

上场伊始,经过充分调研讨论,项目团队选取了不在进度计划关键线路上的第三标段,全面试行“自带劳务班组”管理模式。

在组织模式上,挑选施工经验丰富的项目骨干组成管理小组负责整体管理,在市场上招用施工小班组、部分专业劳务人员组建成木工、钢筋工等临时专业班组负责施工建设,过程中班组长作为联络员配合管理小组开展具体工作。与传统的成建制用工模式不同,在这里班组人员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领取工资,权益更有保障,班组人员工作意愿也更高。

施工中,以关门工期为节点,管理人员按照既定工期计划推进建设,实现“手把手”安全技术交底,也便于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现场质量、进度等问题,让项目团队能全面及时掌握现场建设动态,压缩了管理层级,提高了工作质效。

汪海龙介绍,试行“自带劳务班组”管理模式后,与其余两个标段相比,三标段工程观感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经初步测算该标段效益也达到了预期目标。

“最重要的就是团队心态和思维的转变。”汪海龙表示,在新的管理模式中,团队成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更强,实现了团队从“从业者”向“创业者”的心态转变,管理自然更有成效。

此外,物资成本在工程成本中占比较高,也是制约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环节。项目团队以物资管理为突破口,对材料设备选定、验收、使用等全流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上场后,项目团队跑遍周边及临近城市材料市场,对市场供货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掌握了后续谈判议价的主动权。

他们参加物资框采以量换价,在本地供应不达预期的情况下扩大厂家邀请范围,争取成本压降“最优解”,将门窗工程调整为“物资采购+安装加工”,省去了“中间商赚差价”。此外,从城发公司临近项目调配集装箱、工字钢等材料,以集约化管理实现材料利用效率最大化。

从细处着眼,从实上用力,见招拆招,他们用实际行动验证了“办法总比困难多”。过程中,由项目部、劳务队、供应商三方派员组建物资验收小组,通过过磅称重、随机抽检等方式严把源头关口。每周组织周转材料联合盘点,对节约、超标的队伍有奖有罚,并由项目部牵头畅通队伍间闲置材料周转渠道,提高材料内部周转利用率。

技术赋能,做强建设保障

项目所处地质结构复杂、高支模架超10万平方米、超高悬挑高支模……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工程作为大型综合体项目,几乎涵盖了房建工程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

以8号楼图书综合楼为例,三至六层为十字立方体结构,取意“鲁班锁”,建筑最高层为圆形顶,象征着“天圆地方”,结构几乎层层各异。

知难而勇进,凭借的是技术创新和精细管理带来的底气。

15场上场策划会中7次重点围绕技术方案比选开展,项目技术团队在起步阶段将大量精力用在钻研特殊工艺上,并多次针对重难点技术开展施工模拟推演,集思广益敲定最佳方案,从源头上明确了“仗怎么打”的问题。

“三分部署,七分落实。过程中,我们重点在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上下功夫,坚持样板引路,组织‘三检制’检查近百次,不放过任何细小质量问题。”项目总工程师吴迪介绍说。

项目南大门主桁架的无缝钢管重达188吨、跨度53.1米、高度29.7米,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为确保吊装的安全和精度,项目团队在施工前完成了时长2分钟、离地20厘米的吊装试验,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旁站值守,并采用智慧化手段实时监控吊装点位,确保吊装一次性顺利完成。像这样的危大分项工程,在这个项目还有29项。

施工期间,项目团队高度重视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利用BIM技术模拟推演发现并提前解决了结构冲突点位39处、管线碰撞93处,更好地满足了建筑使用功能,也避免了施工后期常见的“自我打架”问题。

此外,项目团队依托“汪海龙创新工作室”,集中开展圆造型悬挑钢梁与缓粘结预应力超限梁施工等多项课题研究,2个成果获评北京市QC一类成果,成功将叠合板区域水电预埋一次合格率提升10个百分点,并实现每层PVC线管节约成本20%,KBG线管节约成本10%的良好效果。

聚力聚势,实现高效履约

入选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在枣庄市中区31个重点项目评比中获评“十佳观摩项目”,顺利承办全市“强工兴产、转型突围”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并多次迎接地方领导调研观摩……良好口碑的背后,是项目团队战斗力的集中展示。

“干好在建是关键中的关键。成功中标后续的消防工程,得益于我们前期施工中的良好履约表现。”汪海龙表示,建设团队并没有因工期紧张而降低标准,而是坚持眼睛向内强内功,通过狠抓现场管理,优质高效履约,赢得了肯定和“未来”。

“我们坚持执行晨会制度,项目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说难点、谈思路、想对策,有问题大家在会上直接交流解决,效率很高。”汪海龙说道。

项目团队将总体施工进度按日细化编排,根据实际动态调整并在晨会上明确每日推进目标,通过以日保周、周保月的形式,确保建设高效推进。

施工中,现场实行“挂牌制”,17栋单体建筑每栋包保到人,主管带着副职干、党员带着青年干,高峰时期连续5个月1600余名参施人员共同奋战一线,形成了大干快上保履约的良好奋战态势。

“项目党支部积极给年轻员工搭台子、压担子,在现场设置了技术创新、优质履约、精细管理等6个党员先锋岗和3个示范责任区,年轻人的成长表现非常亮眼。”项目党支部书记高征分享了入选枣庄市第一批“红色工地”的体会。

项目团队还在优化施工方案、选用新材料等上“大做文章”,科学有效合理压缩工序,助力项目建设再提速。采用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替代传统的无粘接预应力钢绞线,节省后期灌浆封堵工序;采用免凿毛止浆带解决传统凿毛施工复杂、工序繁琐的问题,而且可拆除后再利用,有效节省成本。

思变求进,主动有为。枣庄项目建设团队坚持以项目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走新路、出实招,一步一个脚印把工程建设蓝图变成美好发展实景。

【编辑: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