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张伟:用实干书写青春华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晓林 李春瑞   时间:2024-09-27 【字体:

“小魏,现在和我去趟现场,我们去工地巡查一圈。”7点的旭日悄然升起,热气在空中汹涌波动,中铁十四局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部总工程师张伟准备带着徒弟去工地巡查,而这也早已成为他每天工作的一部分。

10年来,张伟满怀热情扎根一线,先后参与了呼准鄂铁、济青铁路,樟吉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他在奋斗中磨砺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从象牙塔中的懵懂少年,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总工程师,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

内蒙始发惟实励新

“想把工程干好就要接触最核心的东西。”2014年,刚参加工作的张伟便在心中立下豪言壮志。

刚到项目的张伟,还没来得及大施拳脚,呼准鄂铁项目便给他上了“工作第一课”,教会了他“吃苦”。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波状高原,属于丘陵戈壁地区,地势连绵起伏,长沟深壑纵横交错,地质复杂,环境恶劣,生活困难,水源需要到8公里外的城镇去采取,电力也要依靠汽油发电机发电。在这里工作,不仅需要克服无水、无电、无路、无信号等困难,还要克服恶劣气候影响。“戈壁的天说变就变,一瞬间天穹便能黑云遍布,伸手不见五指,风雪中裹挟着沙石扑面而来,打得人脸上生疼。”

张伟参建的呼准鄂铁项目(张晓林 供图)

在这样的环境下,依旧有一群铁建人不畏严寒,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在狂风暴雪中燃烧着激情,让“初生牛犊”的张伟心生感动和敬佩,在他们的感染下,本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张伟坚持了下来,并且不断学习钻研,在师傅的指导下,成功研发出《桥梁支座垫石预埋孔定位架的应用》,有效解决了铁路垫石施工预埋孔定位困难的问题。

“不懂就学,不会就练,咬牙坚持克服一切困难。”张伟逐渐展露头角。

济青再启破浪乘风

如果说呼准鄂铁项目教会了张伟“肯吃苦”,那么济青高速改扩建项目便教会了他“认真负责”。

2016年,张伟调入济青高速改扩建项目,在这里一待就是6年之久,他见证了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项目也见证了他的青葱岁月。

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张晓林 供图)

初入济青,作为当时在建的全国一次性改扩建历程最长的项目,施工任务重,工作压力大,面对快节奏的工作和繁多的事务,连轴转成了他的常态,白天察看现场紧盯施工进度,晚上写施工日志、学习施工图纸、编写技术方案。

张伟打趣道:“我们白天吃饭都是在现场,已经习惯了边吃饭边工作。”

张伟在时间的考验中逐渐成长为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64km的收尾工作。面对近7000卷的档案资料,他需要不断地梳理、修订、归档,以便做好项目方案变更以及奖项申报工作,挑灯夜战也便成了他的家常便饭。经过三年的准备,他牵头项目团队,积极参与多项荣誉申报,该项目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等荣誉,他也成为项目建设的中流砥柱。

樟吉扬帆赓续前行

2022年,张伟来到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开始了他新的征程。作为江西省高速改扩建重点工程,业主单位对项目科技创新工作要求严格。刚上任项目总工程师的张伟倍感责任重大,在项目成立了创新创优工作室之后,他积极组织项目创新工作人员攻克技术难题,研发创新工艺技术。

张伟在江西省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成果推广会上发言(张晓林 供图)

项目建设内容中包括桩基615根,桥梁16座,需生产679片预制梁,高效标准的生产预制梁板便成了首要攻克的问题。张伟积极在网上查阅各类资料,向同行虚心讨教类似生产模式,最终他从汽车流水线生产模式得到了启发。以数智化管控系统为大脑,将梁板预制分区划分为浇筑横移区、浇筑区、蒸养区、张拉区、提梁横移区五个生产区域设计,通过自行式移动台座将其有机串联,从而创新出“智慧梁厂成套自动化生产线”。此套生产线的应用,预制梁生产效率提高了近6倍,并在第四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中荣获佳绩。

“搞工程就要接触最核心的东西!”这些最核心的东西往往是最坚硬、尖端和困难的,如海面上重重突起的礁石。而他犹如与礁石搏击的海浪,凭着那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一次次迎难而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编辑:敏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