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生产经营

创新接地气,创效有活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金雨 张莹莹   时间:2024-11-28 【字体:

“你们项目的新技术新材料专业性高,实用性强,为打造智慧曲港‘绿色曲港’起到了示范作用。”日前,曲港高速业主到中铁十四局标段检查时,再次点赞了该项目的创新工作。今年以来,该项目深入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优化业务模块,该项目坚持以创新求创效,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创新,既提高了工程质量,也高质量完成了降本增效工作。

建设中的曲港高速(孟令超 摄)

在技术创新方面,该项目积极探索,以可推广、可复制为创新理念,从源头杜绝盆景创新展厅创新。“我们主要是瞄准现场施工的难点堵点,不搞花活,专攻实用,通过一系列接地气的土味创新,将技术人员的创造力大幅转化为项目创效力。”该项目负责人王磊介绍道。以预制梁预应力张拉所需的钢绞线为例,技术人员发现,以往的钢绞线人工穿束切割很容易造成材料浪费,非常依赖施工人员个人素质和工作熟练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通过研究讨论,自主研发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工作长度定尺切割设备,只要设置好长度参数,该设备即可对钢绞线进行定尺切割,具有灵活性高、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等优点,不仅提高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程度,还极大地避免了材料浪费。

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预制梁养护是关键。为了响应绿色疏港建设要求,该项目摒弃了传统的煤炭供热,通过科学比选,采用可再生颗粒取而代之,这种生物质颗粒是以农作物秸秆、屑、城市生活垃圾、废旧建筑垃圾为原料,其二氧化硫排放几乎为0。据统计,该项目部共计使用可再生颗粒700吨,相当于减少煤炭使用560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节省成本14万元。

该项目接地气的创新还远不止于此。在路基附属施工中,针对开挖排水沟如何快速施工这一课题,项目部自主研发了一种异形土边沟定尺开挖模具,可一次开挖成型,无需多次施工,相比较传统的机械开挖,施工效率提高三倍以上;在桥梁附属施工中,为了提高安装电缆托架的作业人员安全指数和施工效率,该项目自主研发了一种安装桥梁电缆托架的安全移动台车。台车采用四面包围防护形式,固定于已施工完成的防撞护栏上,通过滑轮组进行移动施工,既保证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安全,还起到了降尘作用,减少了尘埃物对人体的伤害。

日前,在创新赋能下,该项目已提前完成上交款等指标,截至目前该项目还获QC成果二等奖3项,申报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一项项接地气的创新即将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