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市城阳区女姑口特大桥施工现场,经常会看到一个晒得周身黢黑的瘦高个,骑着他的“小电驴”穿梭在钢便桥上,紧盯着各个重点作业面。
平时不善言辞的他,谈起工作,却侃侃而谈。他曾多次获得中铁十四局“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他就是中铁十四局市政公司青兰高速项目部工程部部长梁大巍。
初入职场,学而实习之
2014年7月,毕业于吉林建筑大学道路桥梁专业梁大巍,从校园走进了中铁十四局这个大家庭。
第一个工地,总是让人记忆犹新。在江西省昌宁高速A5标项目,梁大魏开始了自己的职场初体验。在预制梁生产的现场,他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了碰撞,让他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不懂不怕,重要的是要有一股学习的韧劲。他带着规范,一一对照图纸,向前辈请教,向现场老师傅们学习,边学边干,以干促学,在项目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指导与帮助下,梁大巍工作逐渐得心应手起来,初入职场恐慌与无助便成了笃实和自信。积少成多,他慢慢从负责一个梁场变为负责两个梁场,昼夜加班已然是常态,工作在质量检查、监管T梁混凝土浇筑之间反复,梁场的日生产量最多可达8片,他这个“职场新人”与同事们一起创造着“新纪录”。
江西的天气大半年都是高温,气候很恶劣,桥面铺装只能赶在晚上气温稍低时候施工,夜晚加班在所难免,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梁大巍值班时,从不懈怠,他明白值班旁站的责任。在项目员工的整体努力下,预制T梁内实外美,清丰山河特大桥全长1948米,线型平顺,外观美观,在整个昌宁高速全线首屈一指,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赞扬。
工程通车,项目人员大部分都调往了其他工地,梁大巍继续留在项目进行收尾工作。在这项看似枯燥难度不大的工作中,他又学到了如何完善各项资料,成了“收尾专家”,昌宁项目最终顺利收官。
梁大巍好学善学,并学以致用,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获得了项目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第一个项目,他就被评为市政公司“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
精益求精,创新无止境
2017年1月,梁大巍调到江西省广吉高速B3标项目。广吉高速B3标项目下设两个工区,梁大巍负责上工区技术管理。无论风雨、酷暑还是严寒,梁大巍穿梭于工区之间,检查各施工班组作业规范,配合工区经理做好进度安排,协调机械设备,配合总工程师进行技术把控,项目进度在全线遥遥领先,屡次获得业主和交通运输厅的表彰。
随着工作不断深入,接触到新工艺、新领域也越来越多,梁大巍深刻明白了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技能,团结协作,才能攻克难关。
由于广吉项目部对外观质量要求严格,要求使用清水混凝土,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经过详细的分析研究,梁大巍组织工区内技术骨干开展了《关于解决T梁烂根,确保外观质量》的课题研究。经过一次次试验探索,该课题取得了显著成绩,梁体外观得到有效改善,基本上消除了T梁烂根现象,避免二次修补和装饰,节省开支,QC小组还获得集团公司QC小组三等奖,得到建设单位的肯定和好评,创造了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梁大巍工作照(陈强 摄)
2019年11月,梁大巍调到即墨邦直公园项目任工程部长,又是他第一次参与建设公园景观项目,他从“0”开始,翻图纸、查规范,请教业主、设计代表,园林施工知识迅速“膨胀”。其中,石林景观节点是项目重难点工程,石林邻水区石柱共有200根,全部采用灰色系荒料石,平均长度6.8米,石柱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施工吊装费用高,危险性大,地形及工期限制较多。为解决该问题,梁大巍组织开展“五小成果”开发研究,有效解决传统吊装工艺产生的诸多问题,避免二次吊装,降低安全风险,改良石柱吊装工艺,保证石柱的整体质量,减少后期维护费用,潜在经济效果明显,为建设单位提供了性价比最大的产品,也得到建设单位的肯定和好评。
胶州湾畔,续写新华章
2021年12月,梁大巍调到青兰高速改扩建工程任工程部部长,这又是一项新的考验。
梁大巍工作照(江慧 摄)
梁大巍面对“崭新”的涉海特大桥施工,又是一顿技术“恶补”。他随时带着一个小笔记本,上面秘密麻麻写满了他的“技术秘诀”。白天盯现场,晚上做验算,反复思考琢磨公司已竣工的桥梁参数,多少次的挑灯夜战,让他有了新的成长和收获。
该项目主要包含新建一座3167.5米长的女姑口特大桥,是山东省首座采用50米T梁的跨海桥项目。其中,预制梁616片,50米T梁就有492片。
跨海大桥地处大风巨浪频发海域,受海潮、涌流等恶劣环境及复杂的地质条件影响,施工风险高,难度大,对环境保护要求高。面对海上桩基、钢板桩围堰施工的首次尝试,梁大巍在施工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克服海上泥浆制备的诸多困难。他又从受力、计算、工艺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反复实践,研究制定有效的钢板桩阻水措施,为下部结构的按期完成提供保障。
梁大巍从2021年12月9日入职青兰高速改扩建项目以来,没有请过一天假,他把所有的时间放到项目建设中来,春节期间也坚守岗位。
爱人和女儿来看他,恰好赶上工地大干,他总是来去匆匆。他的爱人给予了最大的理解,他的女儿却有了一肚子意见,“来工地看爸爸,可一天也见不了几次面,说不上几句话”。
在施工工地上这些年,为了建好一项又一项精品工程,梁大巍付出了很多,也亏欠了很多。
总有一些人,要远离家乡与亲人;总有一些人,要挑起时代的重任。正是这些人,用实干在中国大地上谱写着一首首青春的赞歌。
【编辑:金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