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公路协会组织召开项目成果评价会,由中铁十四局申报的“复杂环境下连拱隧道建造技术与信息化安全保障系统”成果得到专家组的一致认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该公司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年来,该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为公司转型升级打造“创新引擎”,将创新工作同现场攻坚、降本增效有机结合,全年共有三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两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企业科技含量显著提升,重难点工程关键节点稳步推进。
新机场高速连接线转体桥(方自安 摄)
该公司注重在国内重大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总结经验,通过开展危机意识教育,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技术、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成果。在世界最大跨度钢箱梁转体桥施工过程中,由于国内没有可借鉴先例,该公司先后派出多个专家组到现场实地攻关,项目横跨六条既有铁路线和一条城市主干道,且处在机场航空限高区内,施工难度极高。该项目在施工方案编制上做足功夫,邀请权威专家对涉铁施工方案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反复论证评审,项目部“创新工作室”利用BIM施工技术,全方位立体呈现出施工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规划部署,集成了运、吊、架“流水线”作业模式,有效缩短了铁路“天窗点”带来的影响及营业线施工安全隐患。其中龙门吊安装创新性采用“卧拼整体起吊安装”方案,有效保障了沿线铁路运营安全,总结形成的“跨多条运营线路高位宽幅大跨钢箱梁双T构转体桥综合建造技术”被认定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获评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2020年山东省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工程,通过山东土木建筑协会绿色施工评价,等级为“优秀”。多项成果获企业级工法4项、QC成果3项、省级BIM优秀奖1项,已发表期刊论文8篇,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取得了良好的科技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该项目注重通过校企合作互补短板,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撬动现场施工“卡脖子”工程,再通过现场的实地操作总结提炼出可复制的施工新技术,反哺企业持续提高科研能力,在不断的正向循环中培养科研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山东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张魏 摄)
前不久,在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评审会上,由中铁十四局一公司和山东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完成的“保通状态下高速公路改扩建安全绿色施工关键技术”成果成功通过评审,被认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保通状态下高速公路改扩建安全绿色施工关键技术”成果主要依托由该公司负责建设的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展研究,建设者在3年的建设过程中,依靠科技创新,一举攻克了在既有高速公路超饱和交通量下“边施工边通车”的极大安全风险、交通组织复杂、新旧道路结构与材料匹配困难等诸多施工难题。中铁十四局一公司始终坚持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坚持文化建设、工程管理融为一体,以匠心打造绿色科技示范工程。首次使用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并成立 “乳化沥青冷再生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研发小组进行科研攻关,并陆续完成了铣刨料筛分场地建设、水稳拌和站改装、乳化沥青加工设备购置及调试等相关工作。
该技术充分利用旧路沥青、石料等材料,将回收的沥青路面铣刨料重新筛分,并进行新的配合比设计,加入乳化沥青、水泥等混合剂,在冷拌设备中拌和,形成新的筑路材料。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既减少了土地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又降低了有害物的排放,旧料不再是废料,也减少了新材料的开采,在道路再生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完全符合绿色公路建议理念,对该公司在改扩建工程中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方面提供丰富经验。
与山东科技大学签署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邵强 摄)
近年来,该公司积极与各大高校开展校企共建,依托高校的科研力量开展创新研究,为现场施工保驾护航。2021年10月,该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签订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产教融合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本项技术成果就是双方合作的智慧结晶。此外,该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等单位聚焦高速改扩建领域深入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取得国家相关专利近20项,在翻开挖与超厚水稳摊铺路面拼缝施工、多功能沥青混合料全幅摊铺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大方向上不断投入科研力量的同时,该公司也注重微创新、小改造的“大能量”,持续深入开展“ QC 小组“建设,推进五小成果创新,鼓励青年员工群策群力,组织“头脑风暴”,为现场施工提质增效开发“金点子”,提供“青力量”。
开槽格构梁安装综合作业车进行格构梁安装(田宇 摄)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是广东省着力打造的“智慧新扩建”工程,该公司紧扣技术创新驱动、培育加快成果应用转化的科技研发思路,始终坚持技术创新、设备创新、人才培优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聚焦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总结的“锚杆锚索框架格梁装配化成套施工设备的研发”项目获第三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铜奖。此外,该项目还优化研发了预制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小型预制构件流水化自动生产线、智能二衬台车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实现了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施工作业,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障项目按期通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以现场施工为土壤,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培养人才为重点,不断深入开展科技研发,激发企业创新动能。”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张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