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开通运营,有着“全国最大双子型改扩建站房”之称的新厦门北站正式通车。这是继北京朝阳站、拉林铁路山南站、中老铁路万象站之后,中铁建设建成交付的又一座地标性站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交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高铁站房作为关键节点,在铁路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最初的门外汉到行业的排头兵,从跟着学到比着干,从0座到如今的超过220座,中铁建设持续深耕铁路站房市场,他们用匠心打造出一座座城市新地标,以“中国高铁站房建设主力军”的担当推动中国高铁站房设计施工不断跃上新高度。
南征北战,烈火锻造主力军
2008年,中铁建设迎来首座大型站房——既有厦门北站。该站桩基部分最长达90米,最小孔径只有900毫米,沿海地质中的花岗岩孤石让桩机“寸步难行”。仅仅桩基部分,项目部就鏖战了一年多。“三天一个小节点,七天一个大节点,一个月一个阶段。”时任项目土建主管李延昌至今记忆犹新,“难题是一个接一个,一个比一个难。”
为此,集团党委紧急抽调10名项目经理,10名项目总工千里驰援厦门北站,120余名管理人员组成中铁建设史上“最强战队”。600多个日夜,1444根桩基,604榀桁架,既有厦门北站的如期建成,一举创下三项世界纪录,填补了我国在超薄、轻、高、大跨度以及双向不等高正交钢管架施工方面的空白。来自德国的专家看完惊叹,类似的工程德国需要十年。
既有厦门北站实景(中铁建设 供图)
以既有厦门北站为起点,中铁建设一路南征北战,北到中国最北高铁——哈伊高铁,南到世界首条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铁路,东到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西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伴随一座座现代化站房的拔地而起,百余个城市结束了不通高铁的历史。
2021年12月3日,在中老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老铁路建成通车,从国内段的鲁班奖、国优金奖、詹天佑奖“大满贯”工程昆明南站,到老挝段面积最大的万象站,中铁建设一次性交付12座精品站房,数量占全线新建客运站房的一半以上。
“过去,我们是集全集团之力建设一座既有厦门北站,现在,我们所有参建铁路站房施工的团队都具备建大型站房的能力。”该集团总承包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宏伟自豪地说。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历经探索期、提升期、成熟期,中铁建设终成高铁站房建设的“铁甲劲旅”。追光者,终成光。如今,李宏伟所在的总承包公司同时承担着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重庆东站、西安东站、天府站三座省会、直辖市站以及雄安小里站、庐山站、常德站、大理站等多个地标性站房的建设任务。
科技为翼,创新成就新高度
“巨龙”飞驰,穿山越海,伴随福厦高铁的开通运营,“坐着高铁看大海”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时隔十三年,在既有厦门北站的北侧,中铁建设打造了“最丝滑柔顺”的新厦门北站,新老站房并肩而立,共同构成中国最大的“双子站”。
并肩而立的新老厦门北站(中铁建设南方公司 供图)
“智能便捷”是新厦门北站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一个词。中国高铁站房面积最大的天气感应式智能天窗,闽南地区规模最大、最先进、功能最全的iBMS智慧管控系统……在这些“黑科技”的加持下,新厦门北站每年预计可减少14.13吨二氧化碳的排放,2万多平方米的候车大厅在15分钟内可实现快速制冷,上千个灯具可分组控制实现场景化照明。
“突破”是新厦门北站参建者对老一辈的致敬,更是超越。新厦门北站建设中,地铁隧道组合式保护施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造了全国在建高铁站房公共空间吊顶弧长和高差之最,全线站房屋盖高差之最、单柱承重之最、整体提升高度之最……一项项新纪录应运而生。
新厦门北站虽然相较老既有站规模增加了34%,但其从开工到竣工用时仅26个月,工期反而缩短了18%。新厦门北站的高效建设,得益于自动焊接机器人、自动收面机器人等15种智能设备的应用,既节约了人工,还提升了质量和效率。
“我们完全有能力完成各类复杂铁路站房的建设任务。”该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钱增志一语掷地。这份自信和底气来源于近年来中铁建设国家级技术中心、铁路客站研究所的先后设立;来源于在站房领域九创世界之最,十二次刷新中国纪录;来源于中铁建设十五年来在铁路站房领域斩获6项鲁班奖,12项国优奖,7项詹天佑奖,各类省部级奖项不胜枚举。
十五年间,中铁建设打造了昆明南站、北京朝阳站、哈尔滨西站、贵阳北站、合肥南站等一批标志性现代化铁路客站枢纽;铸就了以阳高南站、宁波站、山南站、万象站等为代表的中小型客站、既有站改造、高原及境外铁路客站标杆;创新形成了以京张铁路清水混凝土技术、东兴市站装配式雨棚等为代表的先进施工技术,锻造了一大批敢打头阵、勇挑重担、忠当主力、甘作奉献的专业化管理团队。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我们在站房市场由小到大,由大变强,最终由强变优,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信心!”该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孙洪军总结道。
从3.0到4.0,迭代升级新标杆
2008年,中国掀起了第三代铁路客站建设高潮,也正是这一年,中铁建设拿到了高铁站房建设的入场券。有别于1.0时代的“有站无城”和2.0时代的“站城分置”,3.0时代更加注重打造以高铁客站为中心,无缝衔接其他交通形式的综合客运枢纽,因此,也被称作“先站后城”或“依站建城”。
作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首都北京亮相的第一座大型交通枢纽,北京朝阳站是中铁建设站房3.0时代的代表工程。建设过程中他们践行“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新时代铁路客站建设新理念,对站房设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特别是首创国内面积最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雨棚上盖停车场,不仅可以容纳550辆社会车辆停运,还将停车场到候车大厅的平均距离缩短至200米,步行仅需3分钟。同样,有着十三岁“年龄差”的新老厦门北站顺利“牵手”,通过福建省内最大的换乘中心,国铁、地铁、公交、BRT和社会车辆无缝换乘,乘客出行更加通畅。
北京朝阳站实景(中铁建设 供图)
一座站房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的会客厅,也是地域文化的展厅,中铁建设把每一座站房当作精品去打磨,把高铁站房打造成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标杆。在“最美杭黄”富阳站,他们采用玉石级工艺对大厅花岗岩圆柱进行拼装;在北京朝阳站,榜书、篆刻、壁画等艺术形式以及马赛克、蚀刻、大漆等工艺做法,共同诠释了“处处有文化,处处皆风景”;在中老铁路万象站,雕刻中国结与老挝国花占芭花组合图案的曲面铝板单块面积达100平方米,创中老铁路全线单块铝板面积之最。
“从最初的把站房做精细的保障性设计,到新时代客站建设新理念的实践,再到当前‘重结构、轻装饰、简装修’理念的提出,3.0时代站房也在不断迭代升级。”中铁建设装饰设计研究院院长顾智勇说。近些年,通过359座站房的实践摸索,他们又将目光瞄准第四代站房建设。
10月8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圆满落幕,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1830名运动员留下了珍贵的“杭州记忆”。作为杭州亚运会重点配套保障工程,中铁建设承建的“云门”扮靓了城市夜景。“云门”所在的杭州西站枢纽被誉为“站城融合的新样本”,“车站和城市功能真正完全融合到一起。”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西站枢纽总建筑师程泰宁评价说。
十五年间,中国铁路站房从3.0时代升级到4.0时代,跟跑、并跑、领跑,中铁建设的建设者们作为中国高铁站房建设主力军,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正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自觉践行交通强国战略,将中国高铁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响、走得更远。
【编辑:金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