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在影像中寻觅初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亚楠   时间:2023-10-25 【字体:

因公司制作宣传片需要,自六月起,我便开始整理手头现有的视频素材。三个硬盘的影像资料,从公路到铁路、从建家到通车……原以为是一项机械性的工作,但随着经手的视频越来越多,追溯的时间越来越久远,一种兴奋之感渐渐涌入心头。

在检索过程中,我无意间发现自己曾参与建设的工程。早在十年前,航拍还没有普及,项目通讯员的标配还是“黑疙瘩”的单反相机。一台单反记录了项目从无到有的点点滴滴,记录着工程建设中的每个瞬间。刚入职时,我在工程部担任资料员,经常在各类会议、检查上看到手持单反相机的宣传人员,不免心生羡慕,也许就在那时埋下了一颗“宣传种子”。

公司存档的视频,还是项目建成通车后,由电视台协助拍摄的航拍视频。149米高的磁洞沟大桥耸入云霄,航拍镜头在大桥上空飞行、盘旋,缓缓靠近桥面,两山之间车流不息,轿车、货车、客车……来来往往,相向而行。

我果断将此段视频收入“囊中”,并不厌其烦的看了很多遍。在继续检索、审片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很多以前的工程视频。贵广铁路、沪昆铁路、新成昆铁路以及将要通车的川青(成兰)铁路。高铁列车在“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的云贵川高原深处穿行,像白色闪电击碎了狍鸮巨兽,在连绵不绝的山峦中迸发出时代共振。

我心称之——大西南的变迁。

慢慢的,回忆潮涌,一段自儿时起就扎了根的心事被抽离出来。我的老家在贵州遵义,爷爷奶奶家在县城之外更遥远的深山。记得小时候回老家,我们都要在镇上停留一晚,临出发前,父母会换上军用胶鞋,因为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多年后,我们聊起往事,都会感慨路途遥远、行路艰难。只是,当时我年纪尚小,对于父母辈所感怀、所思虑的种种无法感同身受。直到我成为一名铁建人,在多年的行路、筑路生涯中,才真真切切体会到更甚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困境。

当同事们在“地无三尺平”的云贵高原修建高铁时,我正前往“武陵别景又逢春”的鄂西大山深处。

慢火车从山东出发,缓缓驶离华北平原,穿过烟波浩渺的长江,一路向南。初次离家,心情既激动又忐忑,目光也不曾离开窗外。只是,列车离开宜昌后便开始忽明忽暗,进入了没完没了的隧道群。看似无限循环的山岭隧道,将人紧紧包裹在黑漆漆的山腹内。

“我们现在走的这段路是宜万铁路,不是桥就是隧,这也是出了名的筑路禁区。”随行的老铁道兵看出我的慌张,随即给我聊起了脚下这座铁路的故事。

宜万铁路所经之处山高谷深、断崖纵横,长江干流和支流将崇山峻岭切成三峡和大大小小的峡谷,石灰岩经亿万年溶解,更是形成了千奇百怪、高深莫测的洞穴。所以,每一段隧道的开凿施工,都可谓步步惊心。

这段旅程中的小插曲,可以称为我筑路生涯的启蒙课。三年的建设时光,我们在鄂西大山深处修建的公路通车竣工了。

多年后,在航拍视频的俯瞰下,我第一次看到了它的真容,那条崭新的大路横亘在两峰之间,融入群山,远比我想象中雄伟俊美。

因为,在曾经的九百多个日夜里,我时不时会抬头望,向云端、向远方。

【编辑: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