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秉承初心,担当尽职。在十六年的建筑施工生涯中,他凭借着对工作的认真、执着、实干,从技术员到工程部长,到总工程师再到项目经理,参与了数十条铁路的修建。他就是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昌九铁路南昌项目部经理张学栋,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属于新时代铁建人的最美华章。
不惧艰险 实干笃行
随着一纸调令,张学栋第一次挑起大梁,在鲁南高铁临沂制梁场担任项目经理。2017年1月,他带领五人的团队从湘江之畔碾转到沂蒙老区开启了奋斗之路,仅用10天就拿下了170多亩的临时用地,成为全线征地用时最短的项目部。面对工期的迫在眉睫,他争分夺秒,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在场地临建过程中,他常把安全管理挂在嘴边,对施工质量蹲守管控,建场速度,成为全线的标杆;为稳步推进施工生产,他思虑周全抓细节,带头优化组织方案,调配资源配置,全面梳理各工序难点,率领全员全面冲刺,历时16个月,以全线第一的成绩保质保量地完成616孔箱梁预制任务。鲁南高铁如今开通已有三年有余,他参建的鲁南高铁工程也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
脚踏实地 恪尽职守
2018年10月,张学栋从沂蒙老区转战赣鄱大地,负责昌景黄812孔的箱梁预制任务,他带着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队伍在南昌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大显身手,攻坚克难。项目临建的延期、场地选址、人员进场等问题接踵而来,他迎难而上,一天跑上好几趟与村民沟通用地,用好身边的资源,配备专业的作业队,绞尽脑汁想秒招,成功地解决了项目驻地与施工生产问题,为后续的箱梁正式生产注入新动能。2020年5月完成全线首孔箱梁生产,同年7月19日顺利取得箱梁生产许可证。
生产过程中,他始终牢记“不是精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他时常告诫质检员要认真研究施组,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各道工序不能马虎和懈怠。不论夏季酷暑、冬季严寒,每天深入一线,掌握箱梁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关键节点,从每根钢筋绑扎的尺寸到钢筋笼入模,从每种原材料的进场到混凝土浇筑,从每孔箱梁的养护到最后的出梁工序,他都事必躬亲,现场遇到难点时,他会与质检员认真研究,共同协商解决;遇到作业队伍工序衔接不上时,他会耐心指导;遇到产品质量有轻微的缺陷,他眼里不容沙子,召开专题会议,分析问题的源头,对产品跟踪检查,侧重动态控制管理。在他的带领下,箱梁的质量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赢得了业主单位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张学栋(中)带领质检员检查昌景黄项目梁体钢筋绑扎是否达标(魏海净 摄)
精打细算 效益为王
降本如何降?增效如何增?既要“抱西瓜”,也要“捡芝麻”。他身体力行,发挥主力军作用,要求设备物资部严把采购、领料关卡,专人盯控领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每日巡查大型机械设备,大大降低设备故障而产生的大额维修费;增加大宗物资源头采购,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完成了部分钢材直采直供,直采节约资金26.52万元;面对原材料上涨,他主动出击,积极与砂石料供应商协商,充分用好现有场地,提前储备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在经营承揽方面,他是一把好手,当得知其它标段箱梁生产量繁重,供不应求时,他积极与业主、上级单位沟通交流,凭借执着、真诚争取到昌景黄铁路其他标段275孔的预制任务,产值近13023万元。
孜孜不倦 创新驱动
“年轻人一定要多学本领,让自己先值钱。”这是他经常在会上的“碎碎念”。他像是一位大家长,项目部员工大部分都是95后,他对“小青葱”们严管和善待。在管理过程中,制定贴近实际的培养计划,实施每月全员绩效考核,邀请大学教授走进来培训,经常给予青年外出学习的机会,鼓励优秀青年员工考取建造师证,传递实战经验、优秀案例等。在他的倡导下,项目部开设了“每周阅读日”,致力打造学习型团队,让青年成长少走弯路,为公司人才培养不断输送“鲜活”力量。
他在施工生产中注重创新,成立创新骨干小组,参与的《一种混凝土表面水锈污染防治施工结构》课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解决箱梁内模上浮问题引起的箱梁外形尺寸,在昌景黄铁路全线箱梁预制场得到了极大推广,受到业主、总包单位的充分肯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七年中独挑大梁的他带领团队攻下一个又一个“山头”,所参与的鲁南高铁、昌景黄高铁项目均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他又挑起昌九铁路全线首家大直径盾构管片预制任务的大梁,他将继续带领团队踔厉奋发,延续着“铁建人”不屈的精神。
【编辑:杨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