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反复揣摩《看见》中的这句话,深以为意。
第一次读柴静的《看见》,我还在大学的校园里,课堂上,新闻学老师倾力推荐,想用一本好书让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新兵”感受新闻的千钧之力。那时的我一边读书一边实践,整日穿梭于街头巷尾,从城南走到城北,跑遍了医院、公园、市场等多个地方,努力寻找着城市中那一张张有故事的面庞。“独腿拾荒老人‘全为民’”“街头卖花只为攒够透析费用的盲女”“在天台留下Boom作品的涂鸦艺术家”……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讲述着他们的执着与信仰。
采访“卖花盲女”时,我第一次情不自禁的落泪,也许是感动于她的乐观,即便在最青春的年华患病失明无法正常行走,还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也许是感动于她母亲的一句话“为了让女儿好起来,我活的就像一个机器人。”也许是感动于每一位只捐款不收花的路人……采访过后,我听着万分煽情的音乐,洋洋洒洒写了2000字稿件,交给编辑老师时却收到了一顿批评———“这篇稿子一点都不像是一个新闻稿,反而像是一篇感动中国的人物说明,你无需告诉读者你有多感动,你只需要把你看到的事实写出来,剩下的就交给读者自己……”这位编辑老师的话字字千钧,时刻敲打在我的心头。
那时,我在白天采访,晚上便捧着这本书读,《看见》是真实的述说,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动人的情节,没有豪迈的呐喊,有的只是朴实的记录,真情的流露。每次找选题采访受挫,这本书总能带给我一丝希望,让懵懂莽撞却又斗志昂扬的我有了重新出发的勇气。
再读这本书已是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尽管环境、生活都发生了变化,接触的人与事也与之前大不相同,我却常把书中“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就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当作铭记于心的箴言,勉励自己保持这份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初心。
还记得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乘着火车一路翻山越岭来到位于金山岭长城脚下的京通铁路项目,项目面朝远山,背后是一条弯曲的乡间小路,我刚来时,项目第一批建设者已经在这里坚守了快两年,项目条件艰苦,大家却没有丝毫怨言,反而乐于在艰苦的环境中寻找不一样的乐趣。“逗邻居家的刚足月的小狗”“在项目小院里种花种菜”“闲时打球锻炼”每个人都努力在周边情况不那么优越的情况下有滋有味的工作生活着。
那年10月,南大庙站改现场,第一次见识站改场面的我被深深震撼。还未走到站前,我就被一阵阵整齐嘹亮的号子声吸引,近百人的庞大队伍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大家喊着号子,整齐划一,十几人一组抬着铁轨,几十人一组推着排轨,举着相机站在铁轨中央的我一时之间恍了神,不知该把镜头对向哪里,那是我第一次亲历大型施工现场,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千斤重的铁轨是如何由人力完成换轨工作的,他们就像一阵劲风吹进我的心底,让我从此对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肃然起敬。
后来,我离开京通项目来到公司,在这里有幸记录和见证了更多工程建设者的故事。他们扎根一线、建设一方,遇上项目忙时,他们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当工期和生日撞了个满怀,他们就在工地上过一个特殊的生日。他们坚守在新疆戈壁滩,20公里外方有人烟,他们奋战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他们亦坚守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他们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也是我最敬佩的人。
见过越多的建设者,就越能了解他们心中的所思所想,也愈发能感同身受《看见》字里行间的深意,这本书常被我放在案头,每当我迷茫不知所措或是徘徊在岔路口时,我都会拿起这本书翻看,它让我看到了很多拭去浮华后的真实,也让我学到了生活所不能授予的人生真谛,更让我时刻保持热爱与初心。
在“看见”这条路上,我将继续出发,在不断反思与进步中成长,努力追寻更多有故事的人,为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工程建设者增添生动的注脚,这将是我永恒不灭的追求。
【编辑:金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