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生产经营

三清高速公路最长隧道全线贯通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鼎   时间:2024-01-23 【字体:

1月14日,由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投资建设、铁四院参与设计、中铁十二局承建的曲靖三宝至昆明清水高速公路(昆明段)土建3标西山营隧道左线顺利贯通,标志着三清高速最长隧道全线贯通,为全线按期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清高速公路起于曲靖三宝,止于昆明清水,由曲靖段和昆明段构成,路线全长128公里,其中昆明段主线全长59.64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是云南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出省入滇的重要通道。

建设者庆祝西山营隧道贯通(刘明川 摄)

中铁十二局承建的三清高速土建3标双线全长21.238千米主要工程包括特长隧道1座,大桥5座,路基6段,其中西山营隧道设计采用分离式结构,左线长6.829千米,右线长6.787千米,隧道穿越山体集各种软弱围岩、高压富水、断层破裂带等不良地质条件于一体,为全线重难点工程和控制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需要穿越8处断层破碎带,地质围岩差,变化频繁,软硬岩交替,涌水突泥现象频发,巨大的涌水量给横洞进正洞挑顶以及正洞掘进带来很大的困难,涌水处治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风险大。据项目负责人代立宪介绍,2020年至今,涌水突泥始终与施工如影随形,尤其是开挖处于两种岩性接触带的位置最易发生,最大一次突泥涌水发生在斜井转正洞掘进施工期间,瞬时涌水量超过了1600方,涌出渣体达1500多方,涌水夹杂渣体流出,瞬间将隧道掌子面灌满,导致刚立好的拱架开裂变形,长时间隧道涌水量达到600方以上,隧道施工不得不陷入停滞。

面对施工难题,中铁十二局建设者坚持“岩变我变、时变我变”的施工理念,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进行动态变更设计,合理调整支护参数,加强监控量测。他们在采取常规超前预报手段之外,创新采用了钻孔过程的自动连续数字监测方法。通过施作超前钻孔来探明前方地质情况,并针对不同围岩等级调整钻孔长度和频率,加强了对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的掌握。针对涌水突泥展开技术治理,现场采取初支锁脚加固,掌子面局部注浆等临时加固措施,然后迅速调整开挖工法,使用长管棚进行超前支护,打设排水孔集中排水,进行周边注浆加固,并调整已施工段落的支护参数,加强衬砌且紧跟施工,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建设者经过反复的实验总结,针对软弱、富水地层大断面隧道挑顶施工,提出了交叉口段采用门架上部拱架和门架加强环联合支护的新型结构,优化了门架加强环支护强度及挑顶施工工艺,采用的新型联合支护结构有效减少了开挖面围岩的超挖面积和变形量,通过合理组织工序加快了由斜井进正洞交叉口段的施工进度。他们利用了袖阀管注浆的理念在隧道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中引入多次周转使用的止浆塞,通过与厂家沟通加工出适合Φ42、Φ50超前小导管适用的止浆塞,实现了3至5孔超前小导管同时注浆,既提高了施工工效又降低了传统模式采用球阀注浆成本较高的现状。

同时,为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他们突出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党员质量监督示范岗,以党员创先争优带动施工质量跃升。在现场设置专职质检工程师、质检员,对现场施工全程盯控,每个分项工程都实行首件验收制度,每季度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他们严格落实领导班子带班制度,每月定期组织各部门人员到现场开展安全大巡查,对项目安全质量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体检,召开施工风险源辨识会,提前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研判,掌子面设置专职安全员,由施工班组长担任掌子面安全“吹哨人”,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现场施工始终处于安全态势。建设者将“茶叶悖论”原理用于西山营隧道沉淀池设计,可以在不增加沉淀池建设面积和沉淀时间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沉淀效果,有效地解决了沉淀处理问题,保护了当地自然环境。聚焦隧道施工难题攻关,中铁十二局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已产生了“一种富水隧道管棚注浆连接结构”“软弱富水地层大断面隧道挑顶施工技术研究”等7项科技成果,有效推进项目建设。

三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将成为曲靖至昆明机场以及滇中产业聚集区的快捷通道,有效缓解昆明至曲靖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现状,从曲靖三宝到昆明清水的车程可缩短为70分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昆明市县域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工程建设,为云南人民出省及东部省份入滇开辟又一条迅捷通道。

【编辑:游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