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站特大桥首座连续梁顺利合龙、首片移动模架现浇简支梁顺利浇筑、北太行山隧道2号斜井即将进入主洞施工……连日来,中铁十一局四公司雄忻高铁项目落实中铁十一局“大干四季度”工作要求,抢抓施工“黄金期”,铆足干劲,奋力冲刺,项目捷报频传,接连取得多项重大进展。
首联连续梁顺利合龙(代昌宏 摄)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项目聚焦精细化管理,以实现“工程优质、效益优良、干部优秀”为目标,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强化项目班组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工程高质量建设。
智慧平台“精”构建,施工管理智能化
该项目积极落实中铁十一局智能建造要求,创新打造智慧工地平台,囊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塔吊智能监控等诸多关键模块。
智慧工地平台(代昌宏 摄)
“智慧平台以施工过程管理为核心,全力塑造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项目信息化生态圈。”该项目经理宋广明介绍,它实现了工程施工的可视化智能管理,大幅提升了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确保各项施工数据能及时采集、传递与共享,为精准分析和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高墩桥梁施工,该项目运用智能监控系统,凭借无人机智能巡检、数据无线传输、AI算法识别等先进技术,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展开实时监测、分析预警,给施工安全加上一道坚固防线。
工艺工装“巧”创新,提质增效成果显
北太行山隧道长12518.61米,存在软岩大变形、韧性剪切带、浅埋、偏压、突水突泥、岩、断层等不良地质,施工风险高,为Ⅰ级风险隧道和全线控制性工程。
三维激光扫描仪生成立体断面图(代昌宏 摄)
为高质量推进隧道建设,该项目运用二次衬砌双面板智能台车、3D断面扫描仪、自动喷淋养护系统、自行式仰拱栈桥自动布料机、全自动水压凿毛机等工装设备,有效提升了施工质量。他们还推广使用“五车一桥”工法,不仅减少了作业人员数量,还显著提高了隧道施工效率,极大地提升了施工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劳动效能的双赢。
此外,该项目开发的十余项桥梁小工艺工装在五台山站特大桥成功应用,规范了施工流程,有力提高了施工标准化程度,切实保障了桥梁施工质量。
班组标准化“细”建设,管理效能大提升
该项目紧紧围绕“一包双进三环四管”工作主线开展班组标准化建设,加大对班组的帮扶指导,全力打造“安全有保证、质量有管控、进度(工效)有提升、成本有节约、工资有保障”的“五有”型标准化施工班组。
同时,他们依据工序风险程度及事故典型案例,精准甄别出高风险班组,涵盖隧道立架班、隧道混凝土运输车队、移动模架安装、行走工班、挂篮行走、跨高速等施工班组。针对不同高风险班组,单独制定标准班组创建方案,结合集团公司及公司安全管理要求,明确包保人员、进班组人员、班组标准化的工作清单,并根据施工难易程度做好时间区分,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该项目还积极建立安全模范典型,选定隧道1斜立架班、3斜立架班、桥梁移动模架施工班组作为试点班组,实施“日考核、周兑现”机制,截至目前已兑现奖金5000元。此举有效调动了试点班组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工作绩效,为全面推广班组标准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雄忻高铁是山西省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建成后,对山西更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