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宋文波:创新创效实干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艺霏 王少荻   时间:2024-02-26 【字体:

白驹过隙十五载,匠心品质筑梦人。从2008年到2024年,从技术员到项目负责人,他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以创新思维攻坚克难;他真抓实干、雷厉风行,带领团队高效优质完成工程建设,用钢筋铁骨铸造青春梦想,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他就是中铁十四局隧道公司北京地铁22号线项目负责人——宋文波。

不断成长的实干家

2008年本科毕业后,宋文波来到中铁十四局,成为了隧道公司的一名员工,他立志要将所学知识发挥到轨道建设中来。入职以来,他一直默默奉献在北京市场,先后参与北京地铁9号线5标、16号线11标、22号线03标工程建设,秉持“力学笃行,精进不休”的务实作风,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一路成长为项目负责人,逐渐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模范标杆”。

工作中的宋文波(中铁十四局 供图)

“宋总是我的榜样,每次看到他桌上放着的施工图纸、技术指南,我就感觉自己成长的空间还很大,夜晚他办公室透出的灯光,就像我的指路灯一样,鼓励着我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与宋文波一起工作了近十年的李良伟说到。

如今的宋文波,对于项目施工流程、功法、技术烂熟于心,无论技术人员提出怎样的疑问,他都可以有理有据、专业细致地回复。在他的带领下,项目成员深入学习、不断创新,更新技术功法、创新施工工艺,高效高质地开展22号线的施工任务,获得了业主单位的一致好评。

科学管理的掌舵者

工作以来,从地铁16号线的“密贴下穿”既有10号线,到地铁22号线克服周边复杂环境,开展洞桩标准化创新,宋文波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远见、把方向,全力以赴做好每一项工作。

宋文波在施工现场(中铁十四局 供图)

“16号线施工区域的正上方就是地铁10号线,对于沉降控制要求高,我们要保障10号线正常运行,也要为施工提供安全的环境。我们团队多次论证,最终确定采用20台1000吨级千斤顶主动控制技术,让20台‘大力士’千斤顶在‘中枢大脑’控制系统的统一指挥下,‘扛起’10号线车站,使得下方施工得以正常进行,最终实现了‘零沉降’下穿。”事虽巨,坚为必成,宋文波带领着16号线建设团队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

北京地铁22号线慈云寺桥站位于东四环慈云寺桥下方,道路交通繁忙,周边市政管线众多,地层软弱,地下水位高,施工环境复杂。

他坚信没有翻不过的山,迈不过的坎,带领项目团队提前筹划、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总结洞桩施工的经验,大力研发创新。

“我们的洞桩标准化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更新,集成化布置管路,不再担心管道影响水平运输层。导洞硬化地面后,地面不起灰,且平整度好,易清洗。还有横通道倒车导洞、暗装式收敛点、节能型养护室、人物分流竖井门厅……这些创新点总结起来,对于施工效率的提升那是十分显著的。”提起洞桩标准化建设成果,宋文波如数家珍。

深入一线的坚守者

“宋总几乎天天都来现场,一开始的时候,每次见他,我都感觉是领导来检查工作了,很紧张,后来有几次碰到他,他就像大哥哥一样,给我们讲解现场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自己以前的一些经验教训,我才发现他特别平易近人,也就不害怕他了。”提起宋文波,现场的技术人员总是满口称赞。

“我喜欢去现场走一走,亲自检查施工部位,量一量格栅的间距,看一看防水铺设的拱顶,摸一摸混凝土浇筑的侧墙,感觉像是栽下的树苗在一点点发芽。”工作的十余年期间,他始终把工程质量视为第一大事来抓,对于质量问题从不放过,亲自检查、亲自确认。对于技术人员,他始终严格要求,时常与技术人员交流施工技法与经验,将质量问题把控作为人才培养的一大着力点。

“建设16号线时,我们着力创效,如今的22号线,我们要在创效的基础上,全力创誉,为持续擦亮公司北京地铁品牌助力。”工作以来,宋文波所承担的施工任务,均未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信誉评价优良。得益于优秀的组织管理,北京地铁22号线项目荣获隧道公司2022年度先锋团队一等奖、经济活动分析优秀团队一等奖,轨道交通消防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奖项。

【编辑:游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