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袁锋锋:靖神线上的“飞毛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亚飞 蒋军   时间:2024-03-04 【字体:

早晨起床,看到陕北整个山头白茫茫一片,接班人员飞快的走向车站,开始一天的煤炭运输线的作业。列车无线调度通讯设备传过来熟悉的声音:“王宁,你看完48321次列车来一下南岔区第1辆车这里。”“好的!袁组长,我马上过来。”

2月28日,中铁十五局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靖神铁路运输处靖边东站南咽喉区货检作业场的股道上,一列列万吨列车像长龙一样盘踞在浩吉线靖边东站整装待发。复合型技能货检人员袁锋锋从北头到南头仔细复检着班组新工王宁检查过的货运车辆。此时,车号为1679671的车辆小门裂缝里有漏煤现象,道砟上有漏下的一小撮煤映入了他的眼帘,于是他迅速通过对讲机呼唤王宁带上泡沫胶,编织袋和撬棍前来处理。

检车员的工作,现场出真知。无论是身处风雪交加的严冬,还是头顶骄阳似火的盛夏,袁锋锋都坚持标准化不走样,贯彻规章不模糊。不管是哪队作业发现了故障,他都会问个明白详细,甚至是跑去观看,仔细揣摩故障产生的原因,推敲发现的技巧,讨教防止的方法。职工们都戏称他是现场的“飞毛腿”。一有空他就围着列车研究,认真摸索各种配件的检修和更换技巧,熟练掌握各种车辆配件的检修、更换技术。他还老往车辆废旧材料堆钻,进行比对,钻研配件的形状、性能。

过完新年,31岁的袁锋锋是靖神铁路运输处靖边东站的班组长。他们班组共有19人,平均年龄27.8岁,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团体。靖边东站是浩吉铁路与靖神铁路集运段上最大的枢纽站,承担着靖神线空重始发万吨列车和途经列车的货运商检及车辆技术检查工作。作为车队最年轻的工长,袁锋锋紧盯作业标准化,程序规范化。平时作业中,他总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勤、腿勤、嘴勤。多看一眼、多走一步、多敲一锤是他的家常便饭,目的就是保证列车整途安全畅通。

尽管今年陕北气候异常,但袁锋锋依然带领同事们坚守在岗位上。他们身穿厚重的棉服,戴着厚厚的手套,穿梭在货车之间,仔细检查着每一个车辆配件。寒风中,他们的身影显得愈发坚韧和挺拔。袁锋锋胸挂执法仪,右手持一把检点锤,左手拿一盏检车灯,专注地检查着货车的每一个部位。他时而蹲下身来钻进车底,时而爬上车体,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认真、那么专业。他说:“这么多年也有点小经验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认真工作,最终能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中,确保行车安全。”

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天气下,袁锋锋和同事们的工作变得更加艰辛。他们的手套很快就湿透了,寒风凛冽,异常刺骨。但他们依然严谨认真地记录着检查情况,及时处理着发现的问题。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执着,仿佛在说:“为了铁路运输的安全,为了祖国各方灯火通明、防寒保暖,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2024年春运期间,南方天气异常,冰雪冻雨天气时有发生,需要北方的煤炭快速运送到取暖保供最需要的地方。袁锋锋的班组每天需要对580辆左右运煤车辆进行货运技检。货检人员每天要在长约1750米的12条股道之间来回穿梭。靖神线万吨大列最长105辆车辆组成,货检员需要对每辆车进行全面检查。他们每天人均步行2万多步,弯腰点头上千次,不分季节,不分昼夜、争分夺秒,保证按点完成并准时发车。

“小门裂缝里那么一点漏煤现象,不用清理吧?”王宁背着行囊穿越股道一路小跑着赶过来,嘴里不停地唠叨。袁锋锋紧盯不放,直点利弊。“这点煤看上去没事,万吨列车点对点直发,发往两湖一江运行区段近1500公里。列车在运行中来回颠簸震动,越漏越多,这就是一起人为造成的安全隐患。作业过程中,我们发现就要及时处理,不要怕麻烦,更不要偷懒或抱有侥幸心理。”袁锋锋边说边和王宁一起将小门漏煤迹象处理完毕。

“我们的工作大多都是重复性的,但重复多少次标准都不能降,漏检故障了那可就麻烦大了。我们在煤炭最长的集运线上作业,要记住安全无小事,遇到不放心的地方一定要提前预报、快速处理。”看到王宁有些不理解,处理完小门后袁锋锋耐心地给王宁解释着。

5分钟后一列满载电煤的万吨大列从靖边东站7道正点始发,缓缓驶向南方……,而货检员又在站场上忙忙碌碌、“马不停蹄”地努力工作着。

袁锋锋(左)与同事加固车辆小门(王亚飞 摄)

【编辑:游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