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是近期中铁十四局一公司在中国铁建工法关键技术评审会上拿到的成绩单。近年来,该公司将科技创新纳入公司重点工作“九游网页版”,不断培育基层技术人才,不断推进“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和“QC小组”建设。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将论文写在掌子面上,一系列创新成果闪耀在施工一线。
改革是首要任务、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早在2016年,该公司不断探索创新带头人培育方案,着力培养一批技术能力过硬、思维方式灵活、动手能力优秀的技术总工和工程部长,通过培育一批、带动一批,成熟一批、提拔一批的方式,提高技术人员成长成才的加速度。本次参评的“预制装配式边坡锚杆(索)格梁防护全机械化施工技术”作者都培龙就是受益人之一,经过三个项目的不断历练,他从技术员时期就参与项目技术攻关,通过项目前辈“传帮带”,培养了对创新工作的极大兴趣,先后参与的几个工法、技术研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担任工程部长期间,他借助项目创新工作室汇聚志同道合的技术达人,开展了锚杆(索)钻孔、安装、注浆、张拉一体机械化施工和格构梁开槽、安装一体机械化施工研究,制造并升级了配套机械,制定了预制装配式边坡锚杆(索)格梁防护全机械化施工标准化工艺流程,现场仅需5-8人配合施工,效率较传统人工支架法提高了2-3倍。
创新工作室开展“头脑风暴”(许佳琪 摄)
“在边坡防护中,传统的锚杆(索)框梁一般采用人工支架现浇法施工,该工艺存在施工周期长、安全隐患大、周转材料耗用多等弊端。”都培龙介绍道。据了解,预制装配式边坡锚杆(索)格梁防护全机械化施工技术大幅度提升了边坡支护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依托此技术进行施工尚属国内首次,经中国铁建评审,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此前,该项目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制的“优化直供布料 + 智能分仓蒸养小型预制构件流水生产线”还获评第四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金奖。
预制装配式边坡锚杆(索)格梁防护全机械化施工技术(项目部 供图)
在多年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建立过程中,该公司工会探索得出的成熟经验科学有效。“充分考虑项目难点和带头人能力,综合考量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必须具备现场攻关、人才培养、价值提升三大功能”已成为他们申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准入条件。2024年,他们综合考虑,再次申报了“胡世权技术创新工作室”和“李振鹏技术创新工作室”,拉开了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和清花高速两个工程高质量施工的序幕。
前不久,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公布了“第三届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应急与安全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该公司清花高速项目研发的科技成果《盖梁一体化作业平台智能装备系统研究与应用》荣获“应急与安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打响了“李振鹏技术创新工作室”技术创新的第一枪。
清花高速项目高端施工现场(项目部 供图)
据该项目负责人李振鹏介绍,项目桥梁盖梁数量较多,且平均墩高在15米以上,按照传统桥梁盖梁施工平台搭设及拆除需施工人员一直处于高空作业,施工风险及难度系数较高,坠落的危险程度大。他们研制的“盖梁一体化作业平台智能装备系统”包括“智能升降装置、盖梁施工工装设备纯电驱动盖梁模具开合、智能养护、安全监控、全封闭作业”,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各驱动机具自锁,安全性能高,通过上下抱箍和顶升装置的协同作业,步进式爬升或下降,从而实现整体顶升和下放盖梁施工工作平台,将高空作业转变为地面作业,从源头上消除盖梁安拆过程中的高处作业风险,提升盖梁施工本质安全水平。单座盖梁施工平台的搭设从原先的3至5天缩短至1至2天即可完成搭设,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又节约了设备成本。
一枝独放不是春,该公司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还注重对于各项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及时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工厂化转化,一批创新技术实现了从“实验室”到施工一线的快速着陆,在节省施工时间、提高工程安全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据了解,该公司通过两级深度联动,自主研发的“复杂环境下连拱隧道建造技术与信息化安全保障系统”在呈贡42号路小尖山隧道施工中大获成功,在助力项目顺利通车。此外,该公司成立的“乳化沥青冷再生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研发小组陆续完成了铣刨料筛分场地建设、水稳拌和站改装、乳化沥青加工设备购置及调试等相关工作,此项技术完全符合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在多个改扩建工程施工中获得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为创新驱动施工生产带来新的活力。
【编辑:刘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