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铁十二局三公司承建的渝昆高铁云贵段首座长大瓦斯隧道——李家村隧道顺利贯通,为全线如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家村隧道顺利贯通(常文旺 摄)
渝昆高铁全长698.9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中铁十二局渝昆高铁云贵段站前六标五分部承建管段长13.63公里,其中李家村隧道全长3473米,四、五级围岩占比高达100%,所处地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洞身穿越多处断层破碎带,存在瓦斯溢出、浅埋、顺层坍塌、滑坡等不良地质,安全风险高。“施工中我们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以‘过程控制’为主线,强调‘以快制胜、以质创优’,形成了‘重现场、强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项目经理张鹏介绍道。
方案预控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团队精心筹划项目上场,对围岩情况、周边环境、材料运输等客观因素做到事无巨细,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最优解题方案,细化分解,逐项攻克;每天早会对循环进度表、超前水平钻统计表、掌子面放样超欠表等“五表”进行深度分析,用“数据说话”,再对症下药;细化各项工序操作流程,以“可视化”图表形式张贴于隧道内部,工人只需“按图索骥”,便可实现标准化作业……因此,李家村隧道始终保持流水化作业,进度管理成效明显。
现场施工信息的高效反馈和应对,是压降管理成本的重要环节。“项目团队建立了微信群,只要提出需求,5分钟内就会有回应。”施工队负责人高志喜说。为了让施工队干得舒心、项目部管得放心,项目团队尽全力提供服务保障,同时把考核奖惩与施工进度挂钩,让施工队不窝工、有干劲,在增进双方信任中实现共赢。
质量是赢得信誉的最好名片。项目团队不断强化现场质量意识、统一施工标准,实现了隧道全工序标准化作业。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三二一”初支工艺,即三次喷射混凝土、两次刮铲、一次扫面,通过对隧道表面的反复修整、打磨,不仅保证了混凝土平整密实、无空洞,还取得了精修美颜效果;严格落实“首件工程确认制”,同时将验收制度提级到项目管理层办理,确保项目建设过程创优、一次成优。
针对瓦斯隧道风险高的特点,项目团队还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采用瓦斯自动监测系统“智能监测”与“人工排险”相结合的方式对瓦斯进行全天候监控,根据浓度实时调整通风,确保浓度低于警戒值,还配备门禁系统、静电消除、人员定位、防爆装置等设备,为隧道顺利贯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自主研发出拱架激光垂准仪、无砂混凝土模具、边墙泄水孔定位装置、仰拱激光“五线上墙”、衬砌钢筋施工“九步法”、二衬纵向连续灌注等隧道施工先进工艺工装,成功将李家村隧道打造成为全线质量标杆,引得众多单位纷纷前来观摩。
该项目总工程师鲜云华表示:“我们以工程实体质量为核心,通过革新工艺工装、加强工序控制、落实旁站监督、严格工程验收、铁腕防治追责等手段,隧道初支平整度控制值达到98%以上,未发生一例欠厚、脱空、空洞现象。”
项目团队还积极探索项目精细化管理新路径,扎实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安全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现时、现地、现效解决现场问题,全时、全域、全面覆盖所有作业的穿透式管理格局。
按照所有作业必须在网格员视线范围内的原则将整个管段划分为40余个“网格”,隧道工程按照作业班组进行网格划分;桥梁工程按照施工作业点或作业班组进行网格划分;连续梁工点按照T构划分网格单元;钢筋加工厂、拌和站等单独划为网格单元,网格“全空间”覆盖到所有作业面。
“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后,提高了安全管理的精准、敏捷和高效性,实现了安全管理‘一竿子插到底’,进一步筑牢了企业安全生产‘防火墙’。”该项目安全总监赵亚洲说道。为确保网格员尽职尽责,项目部还通过视频连线、现场检查、重点抽查、月度考核等方式进行监督考评,着力构建责任明晰、履责有序、评责有效、问责有据的闭环工作机制,真正让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渝昆高铁线路自重庆西站引出,途经重庆、泸州、毕节、曲靖、昆明等市,终至昆明南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将连接滇、贵、川、渝等省市,成为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通往东盟的重要通道,从重庆到昆明行车时长将由原先的5小时缩短至2小时,将极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
【编辑:杨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