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铁十七局参建的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南中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成为“黄金内湾”重要交通枢纽,进一步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纵深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添彩。
南中高速公路联通广州、中山、深圳三市,是国家及地方高速公路网跨珠江通道体系的重要干线,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互联互通的重点工程,线路全长约32.4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为全桥项目。
南中高速公路新港特大桥(周华龙 摄)
中铁十七局承建的南中高速公路8标途经珠三角冲积平原,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淤泥深厚、河网密布,如何克服地质、雨季、台风等影响,安全平稳“飞渡珠江口”,建成“黄金内湾”交通干线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难题。
施工中,中铁十七局建设者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引,聚焦安全、质量、进度等重点工作,细致梳理关键线路和工期节点,拟定“清单式”管理目标。技术团队会同内外部公路工程技术专家反复现场踏勘,研讨论证技术方案,动态优化施工组织,结合节点目标开展党建创先争优、劳动竞赛、职工技能比武等活动,在一线持续掀起奋斗热潮。
在“样板引路、品质创优”理念指引下,建设者以“不返工、不消缺”为既定目标,严格落实质量“三检制”,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重点加强桩基、承台、墩柱等关键部位首件工程技术考核,实现墩柱、盖梁等指标检测合格率100%,工程一次成优、内实外美。
针对沿线河网密布,淤泥层、砂层深厚的地质特点,建设者们加强“四新”技术应用,采用超声波检测仪等装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非标准盖梁施工中提高材料周转效率,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实现创效创誉目标,被业主授予“优秀项目经理部”称号。此外,项目大力加强工艺工法创新,研发“多功能装配式盖梁托架”,在便道施工中引入“装配式预制板”,应用“冲击钻+反循环钻机”工法等,有效提高托架安拆效率,大幅缩短临建施工周期,克服了沿线桥梁跨径形式多、大悬臂盖梁体量大等施工难点,优质高效完成建设任务。
南中高速公路穿越南沙湿地公园(周华龙 摄)
该项目地处珠江入海口附近,除水文地质难题外,同时面临台风过境侵扰。建设者坚持“制度、教育、设施、检查、整改”一体化防治,通过强化风险预测及防控、加强作业人员安全警示教育、严格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等举措,护航项目安全管理实现“双零”目标。
南中高速新港特大桥穿越南沙湿地公园,园内分布着1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生态环境脆弱。项目以绿色发展理念为遵循,采取设置围蔽木桩、挂设防水土工布等措施,妥善做好固体废弃物及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多措并举将施工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以匠心呵护“城市绿肺”。
据悉,南中高速公路通车后,南沙至中山城区行车时间将缩短至15分钟以内,至深圳行车时间将缩短至20分钟以内,真正形成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融合发展赋能添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