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你获得了中国铁建‘十佳青年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在中铁十四局铁正公司津潍项目的现场,操淮宁正在盯控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听到这个好消息,他的脸上露出了既惊喜又腼腆的笑容。
1992年出生的操淮宁,写得一手好字。“创作时只要一笔失误就会影响到整幅作品,做试验也是如此,每个关键点都必须恰到好处。”这是操淮宁在练习书法和做试验检测两者之间找到的共同点。书法讲究融合协调、凝神静气,他也将这一诀窍运用在了工作中。
像练字一样形成忘我境界
2015年,操淮宁毕业于青岛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先后从事过水泥混凝土、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交通安全设施,土及无机结合料以及现场试验检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试验检测经验,严格要求自己苦练试验技能本领。
在砂的筛分试验中,拌匀、烘干、称量、过筛、计算,指尖对重量的把握,需要时刻保持专注;在外加剂试验中,要小心翼翼地把滴管中的试剂一点一点加到烧杯中,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在沥青针入度试验中,每个上下步骤做好无缝衔接,当针尖接近试样表面时要仔细观察,慢慢转动微调螺旋,使针尖刚好与试件表面接触,确保试验的准确性,避免试验误差……
操淮宁在做外加剂检测试验(周潇 摄)
“像练字一样形成一种忘我境界,专注于目前的动作是什么,还要随时思考整个试验的流程走向。”操淮宁将试验和练字类比着说道。正是因为找到对试验工作的热爱,让他在提升试验技能水平的这条路上乐此不疲。
从替补到行业标兵的成长之路
2018年12月,在铁正公司试验技能竞赛中,操淮宁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稳定的发挥,荣获一等奖,如同一匹黑马崭露头角,自此他便踏入了“技术大拿”的成长之路。后来,作为替补选手去湖南参加了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赛场上,前辈们紧张的比拼,颁奖典礼上,获奖选手举起的奖杯……都让操淮宁暗自下定决心,好好沉淀,继续打磨,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
2022年,操淮宁接到了技能大赛选拔的通知,心里的火苗被瞬间点燃。“我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要抓住这次站在更大舞台上的机会。”操淮宁暗下决心。在每天工作结束以后,操淮宁便独自在试验室给自己加练到深夜。寒冬腊月,手被冻僵,衣服却被汗水浸湿。夜深人静时,他一遍遍地重复着手里的动作……突来的疫情,放慢了全世界的进度,也依旧没有阻挡他前进的步伐,一直练到手被水泥腐蚀,练到手上磨起茧子。
“那时候内心一直在给自己暗示:要耐得住寂寞!就一定会有闪光的那一刻。”枯燥的日子里,操淮宁一遍一遍地鼓励着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坚持不懈的蛰伏准备,在中铁十四局组织的技术技能大赛中,操淮宁一举夺得选拔赛第一名,获“中铁十四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如愿地拿到了全国技能大赛的“入场券”。
45分钟内完成砂的颗粒级配试验、12分钟内完成钢筋力学性能试验、25分钟内完成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这是操淮宁在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的成绩,稳定发挥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练习,将每个动作形成肌肉记忆的结果。最终,操淮宁带领团队获得大赛“团体二等奖”,个人也斩获“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中国铁建技术能手”“中国铁建工人先锋奖章”“中国铁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争做满格的六边形战士
比赛获奖后,操淮宁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励志成长为“多边形技术人才”。为丰富自己的现场管理经验,他积极响应公司的青苗计划,主动报名前往津潍高速项目中心试验室锻炼学习,贴近项目施工一线,全面培养自己的项目技术管理综合能力。
操淮宁指导项目新学员做钢绞线检测试验(李斌 摄)
一线检测工作中,操淮宁也常以专攻科研的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济南地铁项目工作中,水泥净浆灌浆料就给他出了一个难题:项目灌浆材料需要添加粉煤灰,但是配比却没有资料可以参考。经过几个月不间断的试验,他独立设计了“F类Ⅱ级粉煤灰对M50水泥净浆灌浆料强度的影响”课题,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掺量,改善了关键材料的抗压抗折强度,并将所收获的宝贵经验整理成论文发表。作为公司青年创新的骨干,他还先后参与过《导光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研究》等科创项目研究,为该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发展助力。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2024年4月,操淮宁荣获“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该公司为操淮宁成立了技术创新工作室,让他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从“小白”到先进,是新时代赋予个人的发展机会,也是他通过奋斗和努力,对企业给予栽培的真诚回应。“不仅要干好我的检测工作,而且要像我所敬仰的前辈们那样,带好队伍、做好榜样,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谈到对创新工作室的规划时,操淮宁满怀期待。
操淮宁的故事,是众多铁建青年在检测领域奋斗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青春,在无数个日夜,与数据“相伴”,与试验仪器“共舞”,奏响属于铁建青年的华丽乐章。
相关新闻